鋰電池隨處可見 須選用合格產品慎防短路起火

從事園藝工作的李姓男子12日晚間,將綠籬機電池拔下充電,不料13日凌晨3點多,電池起火燃燒,最後僅李男與女兒幸運逃生,李妻、兒子及女兒的鄭姓男友逃生不及,命喪火窟。消防署分析,近5年來,共發生435起鋰電池起火意外,造成9人死亡、435人受傷;鋰電池火警歷年來一次死亡最多的案例為2020年林森錢櫃KTV大火,共有6人死亡。

消防署統計,2019年至2023年共發生435起鋰電池火警。2019年發生39起,造成1死18傷;2020年86起,釀6死63傷;2021年119起,導致1死12傷;2022年100起有5人受傷;2023年則發生91起,1人死亡、7人受傷。

3C電子產品日益普及,手機、行動電源、平板,筆電甚至電動車都使用鋰電池,然而鋰電池發生起火或爆炸事故時有所聞。鋰電池起火燃燒主要有3種異常狀態,第一為電池過充,第二為外部短路,第三為內部短路。

若鋰電池起火燃燒,消防署提醒,一旦鋰電池發生火災,降溫為最好的滅火方法,持續以水降溫至鋰反應完畢,火即熄滅,避免波及周圍可燃物,引起更嚴重的燃燒。

為防範鋰電池火災,消防署呼籲,民眾使用時應選用貼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商品安全標章」之產品,使用前詳閱說明書,並依說明書內容使用。充電時避免在陽光直射、高溫或易燃物附近;充電完成請儘速移除電源,避免過充現象,以及避免睡覺時充電。手機及行動電源產品應避免摔碰、擠壓及撞擊,攜帶時避免金屬物品接觸電池兩極造成短路。

2020年2月起,錢櫃林森店進行增設電梯工程,當時疫情衝擊業績,練台生與幹部決定邊施工邊營業,卻未落實消防防護計畫,同年4月26日承包商王聖傑將儀器充電引發火災,店內消防設備未起作用,造成6死72傷的重大傷亡。

國道1號虎尾段日前發生一起特斯拉電動車起火事故,該輛特斯拉從國道1號墜落平面道路,斷成兩截後,車頭起火燃燒,雲林縣消防局前往滅火但無法撲滅,緊急向縣府水利處商借擋水板圍成水池降溫才滅火。

更多品觀點報導
高中生6度衝火場救人!赤膊扛出受困老翁
新竹晴空匯悲劇!地下室電纜線短路引發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