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吃優酪乳、優格使腸道環境嚴重惡化?益生菌誤導描述!專家詳解

網傳「酸奶使腸道環境嚴重惡化」的文章,內容提到吃優酪乳、優格會使「腸道如同一個垃圾場」,「乳酸菌很難突破胃酸的防線」、「奶製品很可能是導致白血病等疑難病的原因」、「牛奶是給小牛用的,不是給小孩喝的」。但專家表示,益生菌對人體腸道、甚至於整體健康的幫助已有非常廣泛的研究證實,傳言說法背離整個科學界,卻只有個人說法、又提不出研究證據,提醒民眾面對這樣的傳言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警覺想到衛福部食藥署、國健署等單位,或是各大醫院平常衛教宣導的內容,都是建議每天早晚總共二杯奶,如果優酪乳、優格、乳製品有像傳言所說的這麼嚴重的問題,應該早就引起輿論關注,不會只有傳言引述的單一說法而已。


優酪乳、優格使腸道環境嚴重惡化?

原始謠傳版本:

酸奶使腸道環境嚴重惡化! 很多人可能想,牛奶不行,酸奶總可以消化了吧。 日本醫師新谷弘實說,很多人被市場宣傳所誤導,以為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改善腸道環境,乳酸菌被宣揚得幾乎變成了治癒百病的神藥了。 殊不知,人體中本身就自帶這種菌類,叫做常在菌,是有益的菌類。但是人體是高度具有辨別力和警惕能力的一個自然機制,不是自己認識的常在菌類,就被視為異類,不接納。也就是說,即使是乳酸菌這樣的菌,人體不認識它們,也會視作異類,是否能跟身體原本存在的乳酸菌類相互包容,還是個疑問。 何況,乳酸菌進入人體,基本不能存活到達腸道,連胃這一關都過不去。 人體的胃,為了消化食物,會分解大量強酸,也因此成為人體一道強大的保護屏障,不讓有害的病菌通過食物進入人體,所以,絕大多數病菌和外來乳酸菌,幾乎就被滅絕。 因此,我們不管怎樣食用酸奶,其中的乳酸菌都很難在胃裡存活,能突破這一防線到達腸道的,就實在是微乎其微。 說喝酸奶能改善便祕,能減肥,不過是酸奶中的乳糖難以消化造成的輕微痢疾的病態反應。 即使乳酸菌真的能被腸道所容,但是胃腸內視鏡見證的結果卻非常殘酷。 新谷說,他行醫幾十年,30萬例以上的內視鏡觀察數據,卻不得不打破人們對酸奶的幻想。 每天食用酸奶等奶製品的人,其腸道環境被嚴重惡化,裡頭如同一個垃圾場,消化不良的東西在這裡堆積,散發出各種惡氣毒氣。 很多人都會感覺到,每天從腸道放出的氣體很臭,人們以為放出的氣就應該是臭的,其實不然,健康的腸道不僅排放的氣不臭,連大便也不臭,只要臭,就是腸道有消化不全的東西,發生腐敗,產生大量惡菌病菌,由此產生有毒的氣體和腐敗了的糞便,也就是輕微痢疾的狀態。 臭就是有病菌惡菌的實證。因此,腸道環境因食用酸奶而增長大量惡菌,成為一個惡化身體,引發各種胃腸病的原因。 如今人們還研究發現,氧化的牛奶等奶製品,很可能是導致白血病等疑難病的原因,這樣的論文在網絡上自己就能閱讀到。 新谷說,人們如果不相信,可以自己去做胃腸內視鏡的檢查,保證就會嚇一跳,如果2到3個月不食用酸奶以及一切奶製品,改吃五穀雜糧和新鮮蔬果為主,增加膳食纖維,再去檢查,你的腸道會發生戲劇般的變化,變得乾淨多了,有害氣體也減少了,大便不太臭了,身體變得輕快。 從1960年代開始,日本引入西方飲食習慣,小學中學食堂導入牛奶和肉食,結果幾十年下來,如今五個孩子就有一個不是花粉症就是過敏性皮炎! 牛奶是給小牛用的,喝牛奶對小孩有害無益。


相關文章在網路流傳:


查證解釋:


(1)益生菌有益腸道、大腦健康

傳言說「每天吃酸奶的人,腸道增生大量惡菌」。傳言所說的「酸奶」是中國用語、指的是優格,臺灣的說法就是直接從英文音譯稱為優格,但優格的英文 yogurt 也包含有優酪乳的意思。

MyGoPen 致電諮詢臺安醫院營養師孫榕,她表示優酪乳、優格都含有可以促進宿主健康的微生物,比較常見的菌種包括乳酸桿菌、雙歧桿菌二大類,腸道細菌可以分為好菌約占 10 到 20%,壞菌占 20%,以及中性菌占60~70%,中性菌平常不好不壞、但會伺機變好變壞,所以腸道中如果好菌佔優勢,就可以跟壞菌競爭腸道的營養、讓壞菌變更少,促進腸道、人體健康。孫榕強調,益生菌其實已經被廣泛研究,不只可以改善我們腸胃道的健康,甚至特定的菌種對大腦的認知、睡眠有益,也有研究提出腸道健康透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 )影響腦部、進而攸關全身健康,傳言「吃酸奶腸道增生大量惡菌」為錯誤說法。


益生菌要搭配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孫榕指出,益生菌必須要長期補充才會比較有效,還有生活作息也必須配合,例如飲食均衡、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這樣再去補充益生菌的話,才可以有比較好的輔助效果,而不是覺得我已經有補充益生菌,其他什麼都不用管,例如平常飲食還是高油、高糖、高鹽分等,沒有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讓這些益生菌生長也是沒有用的,吃再多的益生菌進來、沒有好環境也沒有用。

孫榕表示,益生菌定義的功能就是可以維持菌叢生態、幫助代謝消化、排便順暢等,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維持生命健康等,此外民眾也常聽到「益生元」(Prebiotics), 益生元是食物裡比較不可消化的成分,像是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抗性澱粉、菊糖、果寡糖、半乳寡糖等等,這些成分可供益生菌作為食物,所以「益生元」又稱為「益生質」,益生元加上益生菌,可以幫助人體維持腸道黏膜的厚度、維持「腸道屏障,」讓腸道上皮細胞的結構緊密、壞菌不容易透過腸細胞的鬆散進入體內;富含益生質的食物包括蘆筍、大蒜、洋蔥、燕麥、香蕉、大麥、番茄、黃豆、海藻等等,只要每天吃夠三蔬二果、每天的澱粉類有三分之一是未精緻的全穀雜糧,就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益生質。


(2)益生菌能通過胃酸 乳製品也還有其他營養

傳言提到「絕大多數病菌和外來乳酸菌,幾乎就被胃酸滅絕」。孫榕表示,益生菌通常不耐酸、容易被胃酸消滅,但是飯前 30 分鐘胃酸的濃度較低,而飯後因為胃酸濃度被食物稀釋下降,都可以提高不耐酸的益生菌存存活的比例,國際上也有用自動滴定法研究飲食與胃酸變化的論文,此外,坊間的益生菌產品有些會強調具有通過耐酸鹼測試的報告,或是有特殊的包覆技術讓益生菌可以通過胃酸到腸道,可見每一種益生菌服用的方式可能不一樣,應該看清楚產品建議的食用方式,傳言說法只講一部分事實、卻缺乏完整背景及其他脈絡,傳言為錯誤訊息。

此外,孫榕也強調,優酪乳、優格是益生菌來源之外,優酪乳、優格、牛奶也都是鈣質重要來源之一,所以攝取乳製品不僅僅是為了好菌,還有鈣質、優質的蛋白質。


(3)食物殘渣不是垃圾

傳言提到「每天食用酸奶等奶製品的人,腸道如同垃圾場」、「去做胃腸內視鏡檢查,保證嚇一跳」。孫榕強調,營養學的學理早就已經證明,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的菌叢生態、對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無法理解傳言所說「垃圾場」是什麼意思,小腸將食物中的營養消化吸收完,剩下食物的殘渣、也就是小腸無法消化吸收的食物纖維,能刺激大腸蠕動、也是大腸內好菌的益生元,大腸吸收水分形成糞便、然後再排出體外,這是一般人都熟知的消化原理,小腸送往大腸的食物殘渣、大腸送往肛門的糞便,都是人體消化過程的一部分、不應被比喻成垃圾,傳言說法易誤導。


(4)國際論文與傳言說法相反

傳言說「氧化的牛奶等奶製品,很可能是導致白血病等疑難病的原因,有論文」,傳言特別強調有論文、但卻不提供處,孫榕表示查找相關資料庫並無所獲;相反地,查到的都是益生菌對於白血病的治療是有益處的,例如 2023 年 7 月波蘭的學者「益生元、益生菌和後生元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預防和健康益處」提到「乳酸菌在體外研究中顯示出抗癌活性」、「雙歧桿菌減少癌細胞的增殖」。查到的研究結果,所顯示的科學證據和傳言說法完全相反,傳言應為錯誤資訊。


(5)乳製品是國健署官版飲食建議

傳言說「牛奶是給小牛用的,喝牛奶對小孩有害無益」。孫榕強調,只要是對人體營養有益的都可以是人類食物來源,民眾聽到這樣的謠言或是類似的敘述,很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子的話,臺灣衛福部就不會以官方的立場,建議民眾每天早晚各一杯奶傳言的說法應修正為有「乳糖不耐症」,或是對「酪蛋白過敏」無法直接喝牛奶的人,但目前很多市售產品都已經把乳糖去除、推出低乳糖的產品,而優格、優酪乳裡面的乳糖已經幾乎都變成乳酸,所以其實乳糖不耐症可以有替代的方案,而且替代方案中就包括優酪乳、優格。

MyGoPen 查詢相關具代表性的補充資料,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提到,截至 2024 年 4 月為止臺灣有 53 件含乳酸菌產品取得「健康食品」小綠人標章,所涵蓋之相關保健功效項目共 9 項,產品數量占比前三項分別為:胃腸功能改善、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及免疫調節。

食藥署的官方衛教網站「食藥好文網」則於 2018 年 7 月刊登「該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嗎?」,文中提到:民眾常聽到的 A 菌就是「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B 菌就是「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兩者都是屬於腸道益生菌。A 菌是小腸內的優勢菌種,B 菌則是呈 Y 字型,會卡在大腸表面,就像海邊的消波塊一樣,讓刺激性物質不容易進到大腸裡;一般而言,想改善腸道可選擇 A、B 菌;想要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則可試試 LP 菌;想要改善胃腸功能可以嘗試 LGG 菌,且活菌數至少在 20 億以上。


結論

傳言說法與科學實證相反,包括各大研究機構的論文,以及美國衛生部、臺灣食藥署等單位,都證實益生菌對人體的作用或建議攝取補充,傳言卻說「吃酸奶使腸道增生惡菌」,傳言說法背離事實為錯誤資訊。此外,傳言說會導致白血病、又不提供論文出處,但已有研究認為益生菌有助白血病,傳言說法又一錯誤。

益生菌雖然不耐胃酸,但可利用胃酸濃度較低的時候吃優格或優酪乳即可,且益生菌產品也已有包覆技術讓益生菌通過胃酸的階段,傳言只講一小部分事實,但卻不提其他已經被廣泛認可的解決之道、傳言易生誤導;且將消化過程中產生的、還有用處的食物殘渣比喻為垃圾,並非專業、正確的說法,傳言易生誤導。


衛教資源:

長庚醫訊 -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2014年6月)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益生菌種類功效大不同 食藥署:產品標示最重要
購買益生菌食品,教您先看懂標示!
食藥好文網 - 該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嗎?

諮詢專家:

臺安醫院 營養師 - 孫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