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大力吸鼻治失智症?治癒阿茲海默症患者?錯誤影片!醫師詳解

網傳「每天做大力吸鼻的運動『竟然治癒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患者」影片,片中提到鼻腔的痰倒流滲到海馬迴造成失智,用力吸鼻子能預防及治療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但專家表示,鼻腔與海馬迴之間還有腦殼、三層腦膜等屏障,且左、右海馬迴位於靠進腦部的中心位置,解剖學不存在痰或鼻涕等分泌物能碰到海馬迴的可能性,傳言說法錯誤且違悖失智症的醫學常識。

傳言影片 3 分 50 秒處提到共振帽的產品名稱,疑似有銷售商品的嫌疑,MyGoPen 以該產品名稱及主講者姓名上網搜尋,也發現不少相關紀錄,提醒民眾面對無法以既有知識解釋的奇怪傳言時應謹慎求證,以衛福部、各大醫院官網為準,以免受騙、甚至延誤病情。


大力吸鼻子治失智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這真的很神奇每天
做大力吸鼻
的運動
竟然可治癒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患者、
打開來聽聽看他的解說。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傳言提到「鼻腔有痰睡覺時滲入腦部,包裹了腦部的海馬迴記憶區,這就叫做失智症」?

MyGoPen 諮詢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常務理事傅中玲,她表示鼻腔與腦中間是有屏障的,腦的最外面有腦腦殼,腦殼內有腦膜,腦膜有三層,由外往內為硬腦膜(dura mater)、蜘蛛膜(arachnoid mater)和軟腦膜(pia mater),腦膜和腦殼把腦和脊椎包起來,而且海馬迴其實在腦部靠近中心點的地方,離鼻腔有一段距離,雖然這個距離不算很遠,但重點是中間隔著很多上述的屏障,並不存在鼻涕直接碰到海馬迴的可能性



傳言影片說「鼻涕去沾黏到中間叫做失智,沾黏到旁邊叫做阿茲海默症」?

傅中玲強調,影片中指鼻涕因平躺而往後流的部位,比較可能是「鼻竇炎」,但鼻竇炎跟失智應該是沒有關係的;而側睡的問題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係,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測試正躺、側睡的缺氧程度是否有區別,如果有的話,會建議應該多側睡或什麼方式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雖然和失智風險有關,但並非傳言說的「鼻涕」問題。


傳言提到「側睡(頭偏向左側)你得到的叫阿茲海默症」、「鼻涕去沾黏到中間叫做失智」?

傅中玲強調,「失智症」是一個統稱,包括有「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阿茲海默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等等,並沒有以鼻涕、或是睡覺倒向哪一邊分類

傅中玲補充表示,臉部以鼻子為中心有一個所謂的危險三角區,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就是鼻子的根部,危險三角區的意思是這個臉的中心部位,如果感染細菌或病毒、而又有破洞或傷口等,雖然人體有屏障但細菌或病毒仍可能尋著途徑進入腦部,可能引起腦發炎或腦膜炎,腦膜炎的病人神智不清,但這是急性的感染症,並不是失智症的慢性病,傳言說法應為錯誤訊息

傅中玲強調,一般人可能不了解解剖學,可能聽到海馬迴就覺得很可怕而誤信不正確的傳言,呼籲民眾仍應以官方正式機構,例如衛生福利部、各科醫學會或是各大醫院的衛教內容為準,以免誤信傳言、延誤病情。



結論

傳言影片提到「鼻腔有痰,睡覺時倒下去滲入腦部包裹海馬迴記憶區,就叫做失智症」、「倒向左邊叫阿茲海默症」,以及用力吸鼻可以預防、治療失智症等說法,專家斥為「太扯了」、「怎麼有人相信」,傳言影片的說法不只完全違悖了解剖學,也完全背離現代醫學對失智症的疾病定義及成因,鼻涕或痰在鼻腔中倒流、也不可能會接觸到被腦殼、腦膜包在裡面中間兩側的海馬迴,更遑論吸鼻子能治失智。
資料來源:

國健署 - 失智症衛教及資源手冊

諮詢專家: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 - 傅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