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病毒變異讓毒性變強? 每天配大蒜飲用百里香抗病毒?勿輕信無實證說法

網傳「先用毒性低但傳播力超強的毒株開路,令群體免疫破防,為傳播能力更低但殺傷力更強的毒株開路」,並推薦吃飯配 2 到 4 瓣生大蒜、每天飲用百里香茶飲就不會陽性、或是比別人少陽很多次。流傳的不同版本還包括推薦「艾草薰蒸」、「甘草杏仁金花湯」等等。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坊間流傳的偏方很多,但都未經科學實證,民眾不要誤信以免吃出問題。而「更強病毒株」的說法,專家則澄清「不預期會發生」。


病毒變異毒性變強?吃百里香等偏方?

原始謠傳版本:

👉不要輕易再確診👈 💥新冠遲早每個人都會被感染,這話是不對的!! 重要資訊! 當你接到這個信息時請耐心讀,細細看。這是許多人用生命體驗做出的新冠肺炎重複染疫症狀的總結。太珍貴了,感謝! 新年好~ 我在巴黎。現在最先躺平的西方很多人已經出現了3-6次感染,而根據這些國外「先躺經驗」我們可以看到:一般年輕人第1-2次感染還好,但老外不少人從第3次開始就會經歷較長時間的味覺嗅覺喪失,吃任何東西都是一個味道,如同嚼蠟燭般非常痛苦,有些持續一兩年都好不了,最後得了抑鬱症。 而從第4次開始,則已經有人出現更嚴重的味覺嗅覺喪失、聽力視力受損、腦霧、肺部纖維呼吸困難等長期症狀。 所以切記保護好自己,不要誤以為早陽早好、再怎麼陽都不怕,這是無知者無畏! 新冠變異比流感更為凶猛,流感變異雖然快,但還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新冠完全沒有。早期的2019-nCoV和德爾塔、再到現在的奧密克戎幾乎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它的變異遵循一般規律:傳播越猛,毒性越低。先用毒性低但傳播力超強的毒株開路,擊穿疫苗屏障和令群體免疫破防,為傳播能力更低但殺傷力更強的毒株開路。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過去三年,躺平的西方一直都在反復經歷不同的感染高峰浪潮席捲。 有人喜歡說新冠遲早每個人都會被感染,這話是不對的。即便是在最早躺平的歐、美、日、韓,也依然還有10%左右的人從未感染,且有大約30%左右的人只感染過1次,這和每個人的衛生習慣有極大關係。如果能做到每天勤洗手、每天拿了東西及時手部消毒、每天吃飯配2~4瓣生大蒜、每天飲用百里香茶飲、每天出門堅持佩戴口罩且一日一換、盡量不去密閉場所聚會,那麼大概率你都不會陽、或者最後一個陽、或者比別人少陽很多次。 (另外,台灣有自然療法提倡者,每天要多吃水果及綠色食物.或一天1千毫克維他命c補充或液體流酸鋅補充或喝高品質蜂膠等增強免疫力皆是好方法) 再次重申:「放開」不是「結束」,僅僅是現實壓力之下不得不把一部分防禦成本和防疫壓力轉移到個人和家庭,所以這個時候每個人應該是拿起防疫武器巷戰,而不是隨波逐流地放任感染。放任自流,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分享自 清冠一號研發團隊郭曜豪博士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病毒變異是指病毒的外表改變,造成穿透性感染,造成新冠的重複感染與再發,但重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 T 細胞會辨識病毒內在的「氨基酸序列」,病毒的氨基酸序列是不太會變的,所以T細胞是阻止重症最重要的因子,而不是靠 B 細胞的抗體,也因為有 T 細胞的保護所以重症率不高,雖然會重複感染、但都是以輕症為主。


T細胞辨識病毒內在 毒性不會變

李秉穎指出,病毒外表會變是指白血球 B 細胞製造抗體,抗體辨識病毒的外表、黏在病毒的外面,把病毒去活化,靠這樣的方式去把病毒殺死,病毒持續變異、改變外表,目的就是為了要造成穿透性感染,但 T 細胞則是辨識病毒內在的氨基酸序列,去對付潛伏在人體細胞中的病毒,T細胞會去辨識哪個細胞被病毒感染了,然後去把那個細胞殺死,避免病毒繼續擴大、繼續傳播,而且 T 細胞的免疫記憶是很久的,所以並不預期會發生所謂病毒毒性變強、疫情更嚴重的情況

李秉穎強調,最令人擔心的是完全沒有打疫苗的人,而不是擔心更多病毒出來,有打過疫苗的人都不用害怕病毒的變異,造成重症死亡比例的通常都是沒打疫苗的人,這些高危險族群就像中國大陸的情形一樣,不是病毒變毒,而是人群太弱、沒有疫苗保護。


病毒變異的是外表 不會影響重症率

李秉穎進一步解釋,近期台灣統計的病例死亡率並沒有上升,而目前監測的疫情情況則是病毒變異雖然不斷出現、已經變到恐怕大家都搞不清楚哪一種型別,但是病毒的毒性從頭到尾都差不多一樣,沒有證據顯示毒性變強,疾病的輕重程度主要是取決於T細胞的反應,而不是病毒外表的變異

接下來陸續解封,李秉穎提醒,還沒有打疫苗的人會造成重症死亡率、醫療量能負擔,這也是為何指揮中心會一直呼籲「至少打一劑」,病毒株再怎麼變異都不會變毒、都不會讓有免疫力的人產生重症,但沒打過疫苗、沒有免疫的人隨時都會造成重症,沒打過疫苗的人才是接下來疫情觀測的重點,新冠持續「感冒化」,這一、二年可能還要「補針」,未來可能都不太需要再打新冠疫苗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生物特性不同,民眾毋需擔心新冠會像流感那樣、年年都需要來一針。


大蒜、百里香等各種偏方都別信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研究所的中醫藥臨床研究組組長沈郁強表示,不管是大蒜、百里香或是蜂膠,坊間很多宣稱能預防、治療新冠的食物、產品,有證照的、沒證照的保健食品非常多,但都屬於偏方、食療或是養生保健的型態,屬可有可無的「支持性療法」。但就像中醫藥研究所之前開發、獲臨時藥物許可證(EUA)的「清冠一號」一樣,國家級的中醫藥研究所必須根據臨床實驗、研究成果,是正式的科學實證。

沈郁強指出,中醫藥還會因個人體質用藥,每個偏方都有可以用的人、也有不可以用的人,藥材各有寒熱溫涼的不同特性,即便是健康食品或者是支持性療法用在每個人身上也都不太一樣,就像維他命雖然是好的,但是吃過頭也是會有問題,偏方都只能當作某些個案自覺有效、僅供參考而已。


應相信科學實證 亂吃恐受害

沈郁強特別提醒,雖然清冠一號當中的魚腥草、黃芩、板藍根等藥材,民眾確實也能買到,但這些是「處方成分」、是提供給中醫師使用的「臨床治療指引」,不是給一般民眾或是病患拿來自己吃的,這些被科學驗證為有效的藥材具有藥性,不能拿來吃保健,並非廚房裡用來食補、食療的食材,中醫藥研究所目前都是針對疾病,而健康或亞健康的部分,還沒有時間研究、實證,若要一一回應、根本回應不完,例如食藥署的食藥闢謠專區,就曾澄清大蒜水、紅茶、普洱茶、醋、楊桃、溫開水泡鹽巴、益生菌、檸檬加溫水、薑、蔥、韭菜等等,呼籲民眾平常應維護好身體健康,有問題就去看中醫師,不要誤信偏方


資料來源:

食藥闢謠專區

諮詢專家:

衛福部 傳染病防治諮詢會 預防接種組 召集人 - 李秉穎
衛福部 中醫藥研究所 中醫藥臨床研究組 組長 - 沈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