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因為喜歡吃桑椹而感染寄生蟲的影片?內容農場誤導傳言!專家詳解

網傳「醫生最後一次警告:千萬別再買這種水果了!上面爬滿 10 萬寄生蟲,比砒霜還毒 25 倍!世衛組織早已拉進黑名單,卻還有人成袋提回家 」影片,片中提到中國湖南長沙有病例因為愛吃桑椹而感染牛帶「條」蟲。但根據中國網路上的相關報導,該病例是喜歡吃生肉、報導從未提到桑椹。而根據包括疾管署在內的所有專業資料,該寄生蟲應為「牛帶絛蟲」而非「條」。專家也表示,寄生蟲為動物性來源、與桑椹無關,除非中國當地還有農戶用牛糞澆灌土壤施肥,但桑椹果實離地超過 90 公分以上,田間的實務操作很難會這樣污染。


桑椹害得寄生蟲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醫生提醒千萬別再買這種水果了,上面爬滿10萬寄生蟲,比砒霜還多25倍,這些水果已經被世衛組織拉進黑名單,但還有很多人在吃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相關內容與影片:


內容主要描述湖南長沙中醫藥大學醫學院近日接收了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她的症狀很奇怪,排泄的時候經常排出一段一段的白色小蟲子,並且這些白色小蟲子還在蠕動,醫生判定她排出的蟲子是「牛帶條蟲」(00:45),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她竟然排出了一條4.9米長的蟲子,醫生經過排查詢問,最終得出結論引起病症的元凶是她平常愛吃的一種水果「桑椹」。(01:59)一、桑椹:桑椹形狀很像縮小型葡萄,桑椹的果肉之間有很多的縫隙,很容易會讓寄生蟲的蟲卵藏在裡面慢慢地繁殖。

查證解釋:


寄生蟲為動物性來源 與桑椹無關

傳言提到「排出的蟲子是『牛帶條蟲』」、「引起病症的元凶是她平常愛吃的一種水果『桑椹』」。MyGoPen 致電諮詢曾任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主任,目前為該系名譽教授的曾德賜,他表示寄生蟲是動物來源、和桑椹扯不上關係,除非是用牛糞澆灌施肥而污染,但是田間實際操作應該是澆罐在根部或土壤,並不會不會碰到上面的果實。

此外,曾德賜補充表示,若以桑樹本身的病蟲害來說,桑樹主要分為「葉桑」及「果桑」二種,葉桑主要用於養蠶,果桑就是桑椹的來源,害蟲主要都以葉片上面的害蟲居多,果實害蟲少,因為葉片肥美、有一些葉蟬會喜歡,葉蟬並不喜歡果實、頂多就是在枝、葉上,而果實主要的病蟲害為菌核病,長了菌核病的果實根本就變樣、整顆變白,民眾也不會吃,而這些葉病、果病都與寄生蟲無關。

MyGoPen 查詢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桑椹生產技術」資料,提到「果桑主幹高度距地面約 60 公分,支幹高度距地面約 90 公分」,可見桑椹的高度與地面土壤確實距離 90 公分以上。


傳言錯誤 「絛蟲」非「條蟲」

傳言提到「醫生判定她排出的蟲子是『牛帶條蟲』」,傳言說是「條」蟲,但實際應為牛帶「絛蟲」,「絛」發音為「ㄊㄠ」,根據教育部辭典的解,「絛」是「用絲編成的繩帶」,而絛蟲的特色之一就是發育成熟後,蟲體會分成一節一節的節片、並隨著糞便排出,與絛字的字義吻合;而且根據口音影片出處應為中國,簡體中文的「條」應為「条」,「絛」應為「绦」,百度寫成「绦虫」,即使簡中也是不同字,傳言連病患的正確病名都不正確、可信度大為降低。

根據疾管署「常見腸道寄生蟲病」,腸道寄生蟲的病原體分為「原蟲」和「蠕蟲」兩類,原蟲最常見的就是阿米巴原蟲,蠕蟲包括蛔蟲、鉤蟲、鞭蟲、蟯蟲、中華肝吸蟲及絛蟲等,「蟲卵隨糞便排出後,直接污染或經由施肥間接污染土壤及栽種的蔬菜、瓜果或水源等」,最重要的預防方法也包括「不生食牛肉」

不生食(包括蔬菜、豬肉、牛肉及魚肉等),水果瓜類需用水洗淨後再食用。
注意個人衛生,勤剪指甲,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


該病例為愛吃生肉 並非桑椹

傳言提到「湖南長沙中醫藥大學醫學院近日接收了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但根據中國及海外中文媒體2022年的報導,包括網易、百度上的濟南時報香港01星島日報,都指稱該病例喜吃生肉,網易的報導提到「近些年在湖南出现大量的地域性的生食類食品,深受年輕人的喜爱」,而百度則提到「生醃海鲜在網路上火了」、「醫生提醒白酒並不能短時間殺死微生物」。


結論

傳言影片提到「牛帶條蟲」為錯誤內容,正確名稱為「牛帶絛蟲」。傳言影片說該病例因為愛吃桑椹而得病,但根據中國及其他華語媒體的報導,該病例是喜歡吃生肉、相關報導都並未提到桑椹。

專家表示,寄生蟲為動物性來源,與桑樹的病蟲害無關,除非中國還有農戶用牛糞澆灌土壤、用來施肥才有可能污染,但桑椹果實離地 90 公分以上,實務上的操作也不太可能碰到上面果實。


衛教資源:

農業知識入口網 - 桑椹桑椹及桑根之應用

諮詢專家: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名譽教授 - 曾德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