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台灣新增愛滋以每天約6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國外愛滋患者紛紛湧入台灣,台灣成為全球居冠愛滋病島」?
事實查核報告#2096
網傳「台灣新增愛滋以每天約6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國外愛滋患者紛紛湧入台灣,台灣成為全球居冠愛滋病島」?
發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19版】
一、此傳言是舊謠言重傳,在2019年12月流傳時,已被查證為錯誤訊息。此傳言近期又在重新流傳,台灣同婚合法滿三年,數據亦有更新,故查核中心重新發佈查核報吿。
二、根據疾管署HIV感染統計資料,今年截至12月共有1105名HIV感染者,以2021年新增1346人為例,每日平均是3-4人。在2017年後,HIV感染人數逐年呈現下降趨勢。傳言稱「每天以6人持續增加」不符現況。
三、專家指稱,根據疾管署2022年11月HIV感染統計月報,雖然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約佔75%,但異性不安全性行為也佔約1成,意即並不是只有男男間性行為才會傳播病毒,不安全性行為才是關鍵。
四、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從2019年至2022年,HIV新發個案數逐年下降,可知傳言描述不符合現況。
專家指出,將HIV感染與同婚合法、多元性別教育有關的因果關係並不成立。推動多元性別教育,不會增加同性戀,也不會增加愛滋病患;教孩子正確性知識,才能有助保護青少年免於性疾病。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自2022年11月底開始流傳與同性婚姻、愛滋感染有關的訊息指稱:「1127同婚後的台灣,悲哀!愛滋病患者,近九成為(男男性行為)」、「1128 #世界跟不上台灣台灣新增愛滋以每天約六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國外愛滋患者紛紛湧入台灣,台灣成為全球居冠愛滋病島」等文字。
傳言流傳時會搭配一張圖卡,顯示台灣、日本和韓國的人口數、愛滋感染人數等資訊,圖卡上也壓字「台灣新增愛滋以每天6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其中近9成是男男性行為」。圖卡的表格特別標註「多元性別教育」,強調台灣有多元性別教育,而日、韓沒有,台灣的每年愛滋感染者新增病例明顯高於日韓。
也有傳言文本直接以圖卡方式流傳,在圖卡上直接加註「蔡氏大藥廠與1450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台灣2300萬人口,愛滋病患者已暴衝3萬3600人,.....恭喜蔡氏大藥廠大發利市。」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訊息流通狀況?
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內容,此傳言圖卡曾在2019年12月間流傳, 傳言內容一致。
查核中心也曾於當時發布查核報告,根據當時查核報告內容,2019年台灣新增HIV感染者與傳言所指有落差,且從2019年開始連續2年都為下降,另其錯誤推論「台灣性別平等教育」與「HIV感染人數」相關,是錯誤訊息。
因此,可知傳言內容是舊傳言重傳。
爭議點二、傳言稱「台灣新增愛滋每天以6人持續增加,近9成為男男性行為」,台灣疫情狀況如何? 與國際相比,台灣的愛滋防疫成果如何?
查核中心諮詢台灣愛滋病學會秘書長暨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林冠吟、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
(一)林冠吟說,根據疾管署HIV感染統計資料,以2021年新增1346人為例,每日平均是3-4人,且確診數連續4年下降,且在2019年同婚合法後,仍持續呈現下降趨勢,傳言稱「每天以6人持續增加」不符現況。
林冠吟說,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在國際排名前段班。聯合國愛滋規劃署訂定在2030年達到「95-95-95」目標,意即95%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5%已知感染者接受治療、95%服藥的感染者病毒量測不到,這是衡量一個國家愛滋防治成績的主要指標。
林冠吟說,台灣3個95均優於全球平均,在2021年已經達到90%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4%已知感染者已經服藥、95%服藥感染者測不到病毒,分別比全球在2020年達到84%、87%、90%來的好。
(二)林宜慧表示,根據聯合國愛滋規劃署訂定要在2020年達成「90-90-90」,台灣在2021已經達到90-94-95,防治成績做的不錯。傳言稱台灣HIV感染人數每天增加6人,應為舊數字,且圖卡中的日本、韓國等感染人數,也應該都是舊資料。
林宜慧協助檢視最新亞洲HIV感染狀況,新增比例最高的應為菲律賓;實際累計感染人數最多則為印度(約240萬人/2021年),中國(1148185人/2021年),印尼(54萬人/2021年),泰國(52萬人/2021年)。其中中國部分,不含台港澳,以及,此份報告使用「AIDS」,未能確認是否包含HIV。
但林宜慧也指出,這些統計數據與事實的貼近程度,每個國家可能不同。一個國家的感染數據,與該國篩檢政策與愛滋污名程度有很大的關連。若有強制篩檢,則有一定的篩檢量;若無強制性政策,則依靠民眾自主篩檢。愛滋污名較低國家,民眾自主篩檢意願較高。強制愛滋篩檢需要非常嚴謹的法律授權,避免造成對特定族群的傷害,或者帶來不利於愛滋防治的反效果。
(三)查核中心檢視疾管署統計資料。2022年截至12月19日,今年共累計1105位HIV感染者,2021年HIV感染者累計數為1346人。綜觀近年的統計,台灣的HIV感染者從2017年開始逐年下降,皆降至2000人/年以下,與傳言所稱「每年持續增加」,「每年HIV病例增加2400人」等不相符。
而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台歷年累計HIV感染者為43,226人,發病的愛滋病患者(AIDS)為20,945人,與傳言所稱全台愛滋病患者33,600人不相符。
圖3:2022年截至12月16日的HIV感染者/擷自疾管署網站
圖3:2022年截至12月16日的HIV感染者/擷自疾管署統計月報
感染者近9成是男男性行為?
至於傳言稱「感染者近9成為男男性行為」,林冠吟說,根據疾管署2022年11月HIV感染統計月報,感染的危險因子包含異性間不安全性行為、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注射藥癮者、輸血感染和母子垂直感染等,雖然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約佔75%,但異性不安全性行為也佔約1成,意即並不是只有男男間性行為才會傳播病毒,不安全性行為才是關鍵。
林冠吟說,但因男男性行為是肛門性交,肛門黏膜比較脆弱,比較容易被病毒感染,但不是因為同性性行為所以才感染HIV。
爭議點三、傳言稱台灣愛滋感染防治成果與開放同婚、校園多元性別教育有關,此因果關係是否成立?
(一)林冠吟表示,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在2019年,但從台灣HIV感染統計數據可以明確知道,從2019年至2022年,新發個案數逐年下降。
圖4:2019年台灣同婚合法後,2019年至2022年HIV感染者統計狀況/擷自疾管署統計查詢系統
林冠吟表示也說,傳言將HIV感染與同婚扣連也是錯誤的因果推論。HIV感染是因不安全性行為,性行為才是感染的「原因」,而男同性戀因為肛門黏膜比較脆弱,比較容易感染HIV病毒,這是「果」。但傳言卻將男同性戀變成致病原因,並不正確。
(二)林宜慧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今年世界愛滋日(12月1日)發表一篇報告指出,全面性教育是愛滋防治的重要環節、高品質校園性別教育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知識水平,協助建立友善的社會價值和態度,如尊重人權、性別平等,以及有助於建立安全、健康、積極的社會關係和行為。
In particula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CSE) is already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global AIDS response 」,「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high-quality, school-based CSE improves knowledge among youth, helps young people to acquire pro-social values and attitudes, such as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gender equality and diversity, and skills and behaviours that help build secure, healthy, and positiv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ties.
林宜慧表示,在首次性行為發生前,教導孩子認識保險套、學習正確使用保險套,其首次及之後性行為才有可能正確使用。性教育有助保護青少年。
(三)對於傳言所提「推動多元性別教育,導致同性戀增多,愛滋病患增加」的說法,查核中心曾於查核報告240採訪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陳美華。
陳美華說,學術領域並無這樣的研究結論。推動多元性別教育,不會增加同性戀,也不會增加愛滋病患,所謂的多元性別教育和性別平等教育,是讓社會了解性別氣質是一種光譜,打破男性只能陽剛,女性必須溫柔賢淑的刻板印象。同時,多元性別教育,也是希望大眾可以認知性傾向和性慾望有多種模式,不是只有異性戀,讓社會能夠懂得尊重差異,彼此包容。
爭議點四、目前台灣愛滋治療用藥為何?有台灣藥廠嗎?
(一)林冠吟表示,目前所有愛滋用藥都是國際藥廠研發的藥物,如吉利亞、葛蘭素史克、默沙東等,並無台廠用藥。
林冠吟說,傳言所稱的台灣藥廠應為中裕新藥公司,該公司確實有一款愛滋治療用藥,但是針對有多重抗藥性、對第一二線藥物都無效的病人,是一款非常後線才會使用的藥物,且需要用到這種藥物的感染者也非常少。
此外,林冠吟說,該藥物目前並無取得台灣藥證,全台愛滋指定治療醫院都沒有這款藥物,台灣感染者也無法使用這款藥。
(二)查核中心檢視愛滋病學會愛滋病藥物治療建議(最新更新時間2022/4/20),目前台灣愛滋病藥物品項並未有台灣廠商製藥,台灣愛滋病藥物的藥廠主要為吉利亞、葛蘭素史克(GSK)、美商默沙東、嬌生公司。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19版】
一、此傳言是舊謠言重傳,在2019年12月流傳時,已被查證為錯誤訊息。此傳言近期又在重新流傳,台灣同婚合法滿三年,數據亦有更新,故查核中心重新發佈查核報吿。
二、根據疾管署HIV感染統計資料,今年截至12月共有1105名HIV感染者,以2021年新增1346人為例,每日平均是3-4人。在2017年後,HIV感染人數逐年呈現下降趨勢。傳言稱「每天以6人持續增加」不符現況。
三、專家指稱,根據疾管署2022年11月HIV感染統計月報,雖然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約佔75%,但異性不安全性行為也佔約1成,意即並不是只有男男間性行為才會傳播病毒,不安全性行為才是關鍵。
四、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從2019年至2022年,HIV新發個案數逐年下降,可知傳言描述不符合現況。
專家指出,將HIV感染與同婚合法、多元性別教育有關的因果關係並不成立。推動多元性別教育,不會增加同性戀,也不會增加愛滋病患;教孩子正確性知識,才能有助保護青少年免於性疾病。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愛滋病毒(HIV)與愛滋病(AIDS)的差異為何?
根據疾管署「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染」介紹、「愛滋病毒與愛滋病」頁面。
愛滋病毒(HIV)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簡稱,是一種破壞免疫系統的病毒;而愛滋病(AIDS)是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全名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愛滋病毒(HIV)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原本不會造成生病的病菌,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
感染愛滋病毒並不等同罹患愛滋病,部份感染者於感染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甚至沒有症狀,因此容易忽略,若感染後未以藥物有效控制,愛滋病毒將會在無形中持續在體內繁殖,使感染者身體免疫力降低,繼而發生伺機性感染或腫瘤,例如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帶狀疱疹等,稱為愛滋病(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