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茭白筍也有公母之分?依第一節長度判斷?無此種分類法!長短屬機率問題

網傳「茭白筍也有公母之分」的圖片及訊息,內容聲稱茭白筍根部第一節較長的是母茭白,吃起來比較嫩,第一節較短的則為公茭白,吃起來較硬。經查證,網傳圖片至少於 2018 年即在網路上流傳,專家表示,有些農民可能會把開花的稱為公茭白,結筍的稱為母茭白,但在學術上茭白筍並沒有公母之分;茭白筍根部第一節長短是機率問題,不過第一節較長的,可能口感上來說會較硬,第一節較短的則偏軟,至於口感喜好則見仁見智。


茭白筍有分公母?

原始謠傳版本:

最近茭白筍盛產期,好吃又營養,美白又養顏,但是您知道嗎筊白筍也有公母之分呢!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的原始出處為何?

利用「茭白筍、公母」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找到《農傳媒》2018 年 5 月 27 日的報導《【主婦買菜學堂】破解迷思,茭白筍究竟是公的還母的?》,內容提到當時社群平台流傳的圖片,與網傳圖片相同,可以知道這張茭白筍芬公母的圖片,至少於 2018 年即在網路上出現。

為了確認網傳訊息是否正確,MyGoPen 致電詢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黃晉興副研究員。

討論茭白筍之前,要先了解「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黃晉興表示,茭白原本是會開花結種子的,但少數植株受到「茭白黑穗菌」(Ustilago eseuicata Henn)感染後,不會開花,而是莖部膨大產生白色筍狀物,也就是「茭白筍」。

上述可知,茭白植株會開花其實才是原始性狀,會結筍反而是特殊性狀;此外,民眾購買茭白筍如果發現黑點(茭白黑穗菌的孢子堆),這也是筍體原始的性狀,潔白筍體才是特殊性狀,一般來說是較老熟的筍會出現「黑心」,雖然仍可食用,但較不美觀。

由於茭白筍具有商業價值,能產筍的茭白植株被保留下來,開花株被淘汰掉,隨著時間推移,民眾誤以為開花才是反常;黑點也是相同道理,因為潔白的茭白筍較受市場歡迎,因此會產生黑點的筍體被淘汰掉,久而久之,民眾反而以為筍體產生黑點不正常。

至於網傳圖片提到的論點,可以分成兩個問題探討:


Q1. 茭白筍是否有公母之分?

黃晉興表示,茭白筍在「學術上」完全沒有公母之分,它只有雄花跟雌花的差別,茭白花序是圓錐花序,雌雄花是生在同一花序上,雌花生於花序上方,雄花則生於花序下方。

黃晉興進一步解釋,雖然茭白在學術上不分公母,但筍農認為會開花的是「公茭白」,會結筍的是「母茭白」,因為茭白結筍會膨脹,看起來像「大肚子」,因此有些農民會認為這就是母茭白,但在學術上是沒有這樣的說法。


Q2. 可從茭白筍「根部第一節」判斷公母嗎?

黃晉興表示,首先 Q1. 已經提到茭白筍沒有公母之分,而網傳圖片出現的茭白筍,第一節會有不同長短,這純粹是機率問題,結構原理跟竹子類似,竹子節間哪一段比較長、哪一段比較短,基本上都是機率問題

至於茭白筍口感問題,黃晉興表示,如果茭白筍第一節長,占整體百分之 20,可能整枝吃起來會覺得纖維較粗,口感會比較硬;如果第一節短,只占整體百分之 5,相對口感就會軟一點,不過哪種好吃就因人而異了。


結論

總結來說,茭白有雄花、雌花,但在學術上並無公母之分;根部第一節長短是機率問題,長度較長的口感可能會偏硬,較短的則偏軟,網傳訊息不正確。


資料來源:

農傳媒 - 【主婦買菜學堂】破解迷思,茭白筍究竟是公的還母的?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 - 茭白植株為何會開花 而筍內為何會有黑點

諮詢專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副研究員 - 黃晉興

延伸閱讀:

【錯誤】茭白筍上的小黑點具有防止骨質疏鬆的功效?無確切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