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東錦施政總報告 盼將苗栗打造成觀光科技大成

苗栗縣長鍾東錦施政總報告。(李京昇攝)
苗栗縣長鍾東錦施政總報告。(李京昇攝)

苗栗縣議會14日舉行定期會,縣長鍾東錦在施政總報告中,感謝縣議會和縣議員的支持與鞭策,讓縣政得以順利推動。他也彙整出縣政發展,歸納9大面向提出施政總報告,並強調在農業的基礎上,全力將苗栗打造成中台灣最亮眼的觀光科技大城。

鍾東錦表示,他曾投身企業界多年的經驗,深切瞭解到很多公部門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從企業思維找解方,一座有前景的城市,要能滿足眼前民眾需求,同時顧及長遠的發展規畫;也要能即時掌握科技脈動,讓公共政策與時俱進,他期勉縣府團隊,能在合情、合法、合理的規範架構下,秉持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勇於破框思考,引領苗栗的永續與繁榮。

鍾東錦也就近半年來各項重要的施政績效及未來努力方向簡要報告,他說,行政院規畫通過為期四年的「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縣府除已盤點3處共約960公頃的產業儲備用地,同時針對水源供應、交通運輸、居住、教育、醫療及淨零轉型等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規畫及建設,展現勢在必得的企圖與決心。

持續辦理招商,上任後至今,招商總額已達2118億元;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打造低碳永續家園,積極發展風力發電、氫能及地熱等乾淨能源,離岸風場目前有47座機組營運中,氫能產業專區第一階段及泰安地熱發電系統計畫也均獲財政部核定促參前置作業經費。

便捷的交通是招商、發展農業、拓展觀光及縮短城鄉差距的重要關鍵,積極爭取中央挹注施作重要道路,「128線通霄交流道至烏眉國中拓寬工程」、「漫步苗北雙城城市慢行綠網建置第二期計畫」、「119線雞隆派出所至玉麟橋段道路拓寬工程」及「西湖鄉龍壽橋改建工程」已動工。

其餘各項重大交通建設,台13線造橋頭屋段道路拓寬工程,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刻正施工中;台7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延伸至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計畫,公路局已啟動綜合規畫及環評作業;台61線竹南-後龍段平交路口高架計畫,綜合規畫報告已核定,刻正辦理工程初步設計;另高公局辦理國道1號五楊高架道路延伸至頭份主計畫已獲行政院正式核定,刻正辦理綜合規畫中,縣府亦積極爭取將頭份交流道改善計畫一併納入;國道1號增設造橋交流道工程計畫,高公局刻正辦理用地取得作業。

因應通霄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在通霄、苑裡及後龍鎮共啟用11處YouBike站點升級2.0作業系統,並持續增設站點中,目前累計有66處;並規劃在8鄉鎮市設置107支電動車充電樁,以因應電動車數量日漸增長趨勢。

鍾東錦並指出,自本年度起分3年期推動「班班有大屏」計畫;3月啟用5G XR數位共學中心,發展科技互動的沉浸式VR學習模式,提升學習成效;本年度「智慧校園親師生平台」及「數位學生證」將導入全縣144所國中小,建構親師生溝通無礙網絡。

積極整備教育資源,讓孩子願意留在苗栗就學,挹注800萬元經費與國立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立「STEAM」教育中心以培育在地跨域人才,並在興華高中設立數理及語文資優班;為達成「2030雙語國家」政策,投入6000萬元推動引進外師等計畫,去年更補助20位國高中生至澳洲參與「澳視群英展翅計畫」,培育孩子國際競爭力。另因應2027年就學需求倍增,積極爭取設立竹南科學園區實驗中學,目前科管局評估中。

以實際行動支持雙薪家庭育兒,協助公立幼兒園穩定提供平日課後延長照顧及寒暑假加托服務。自2月起採定額收費,差額由政府補助,經濟弱勢家庭免費。此外,逐年調降公共化幼兒園班級師生比至1:12,預估2024學年度有93園達標(佔85%)、2025學年度全數完成,讓孩子開心、父母安心。

持續推動安心農特產品並拓展多元行銷管道,目前有機農業面積達497.09公頃、產銷履歷達2540公頃;112年辦理農特產品行銷活動9場次、評鑑2場次,並輔導農會及農民前往台北世貿參展。

配合推動國際慢魚運動,積極完善港區各項產業及休閒機能,刻正規畫辦理龍鳳、白沙屯、通霄及苑港4座漁港整體規畫及建設開發計畫;積極辦理漁港浮動碼頭新增工程,其中苑港漁港已完工,苑裡及通霄漁港仍在進行中;至於養殖漁業推廣及漁港疏浚工作,也均在持續辦理中。

苗栗是美麗的山海大縣,觀光亮點多元,魅力無窮,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營運迄今,已吸引近250萬人次搭乘;台灣好行南庄線景點接駁巴士,本會期服務近2萬人次;另依交通部觀光署統計,苗縣清明連假住房率為本島非六都第1名。

持續推進各項觀光硬體建設,「明湖水岸遊憩廊帶亮點計畫」相關工程及軟體配套已陸續完工,招商作業預計下半年完成;明德水庫自行車暨環湖步道建置計畫,業獲客委會核定計畫總經費2億7580餘萬元,刻正辦理前置作業;後龍百變影城文創園區規劃中,預定2025年啟動試營運。另外,縣府提報「白沙屯至好望角濱海重要廊帶整體規畫計畫」,甫獲交通部核定計畫總經費4億500萬元,將延續苗栗慢品牌精神,在海線打造一條結合生態、鐵道、宗教及創新主題的觀光廊道,可望再次為苗栗催生一處國際級觀光據點。

積極推動客家事務,展現客家大縣風範,推動客語計畫執行成效已蟬聯6年優等,總得獎數及獎金皆為全國第1。原民中心正式於3月1日升格為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同時也納入新住民事務,有助於本縣多元族群的共榮與發展。

去年投入9028萬元辦理6案部落特色道路改善計畫,其中「南庄鄉蓬萊村大湳部落道路改善工程」等5案已完工,「泰安鄉錦水村北岸道路改善工程」將在8月底報竣,因施工品質把關確實,該計畫執行績效榮獲中央考評為全國第2名,整體執行績效更榮獲2023年度原住民族地區工程施工查核成績第1名。

因應本縣都會區原住民人口數逐年遞增,投入5000萬元在頭份設置都會區原住民族綜合服務中心,供族人聯繫情感或舉辦活動之用,預計明年初完工。

為了照顧遠渡重洋而來的新住民朋友們,設置苗北、苗南2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及成立4處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預計今年將再增設1處據點,積極落實對新住民的照顧支持與在地服務。

鍾東錦指出,近期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本府積極落實食品溯源及後追管理,針對販賣含有不法添加物「蘇丹紅」的業者,均確實要求產品下架;截至3月15日止已抽驗16件肉品,均未檢出瘦肉精;今年更輔導三義、南庄雙慢城59家人氣餐飲業者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其中已有36家取得食品衛生管理優良標章。

鄉親最重視的醫療資源部分,本會期又往前邁進一步,為恭紀念醫院2月獲衛福部評定公告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與大千醫院負責苗北、苗南,守護急重症照護工作;啟動5G遠距會診平台,達成零距離、零偏鄉的整合性醫療服務。

全縣65歲以上鄉親已經超過10萬人,社區關懷據點已佈點216處;長照暨衛生教育大樓1月竣工,可提供長照諮詢及外籍看護申審服務;銅鑼聯合長照幸福園區預計今年辦理規畫設計,完成後可提高社區長照服務的近便性。

今年起,免費為50至79歲低收、中低收長者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並於1月份首度發放春節敬老禮金及試辦長者掛號費補助,給長輩最實際的照顧及慰問。

積極打造友善育兒環境,今年起生育津貼第2胎以上加碼發放2萬元,目前有6處公共托育家園展開收托,其餘4處也將陸續完工營運;頭份親子館已於3月開幕,苗栗親子館預計明年2月完工。

為維護勞工權益,持續落實勞動檢查、輔導工會會務運作及提供法令諮詢服務,已完成144場勞資爭議調解。積極增進勞工職能,辦理職業訓練28班、移工華語訓練課12場;未來更規劃於青年創業指揮部設置「銀髮人才服務據點」,增益中高齡及高齡世代職場量能。

為提升青年職場競爭力,除辦理一系列職業訓練課程外,112年並與苗北藝文中心合作辦理學子職涯探索體驗;辦理菁市集巡迴活動、青年網路平台直播,藉由推廣青年好食、好物等,達到行銷宣傳效益,為創業青年打開知名度。

鍾東錦說,未來仍請各位議員先進不吝給予督促與鞭策,縣府團隊將以縣民福祉為依歸,解決沉痾、建立制度,並在農業的基礎上,全力將苗栗打造成中台灣最亮眼的觀光科技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