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紀念館四十年 後代、文友溫馨相聚

鍾理和紀念館於一九八三年成立,至今年已達成四十年的里程碑,鍾理和文教基金會在鍾理和妻子鍾台妹的生日月份安排系列活動,特地邀請歷任董監事、文友、社區友人和歷年工作人員共襄盛舉,參與常設展開幕、文學家宴和文友鼎談等活動。(見圖)

鍾理和紀念館今(十九)日說明,常設展已有十六年未更新,配合四十週年館慶的「有麝自然香-人與土地的書寫」常設展有五大主題,分別是「高樹餵養,美濃餘生」、「文學傳世,家人撐起」、「何處依歸?人的文學」、「鐵民承繼,開出新花」、「笠山農場,命運曲折」,突顯鍾理和長子鍾鐵民在館舍的重要角色,也在各主題之中引介更多文學作品提供參考。

常設展由鍾理和文教基金會鄭董事長,與參與建館過程的臺灣文學大老彭瑞金、張良澤、陳坤崙,鍾理和紀念館館長鍾鐵鈞等人親自揭幕;同樣正逢「十」、今年適逢二十週年館慶的高雄文學館也特地到場慶祝理和館四十週年。

鄭董事長表示,當初建館時歷經籌款、物資飛漲等不容易,從一九八○年動土到落成花了三年,完成二樓又花了三年。鍾理和紀念館提議人張良澤則爆料他提完這個建議就「落跑」到國外,後續建館都沒有參與,也開玩笑地回顧拍攝鍾理和傳記電影《原鄉人》時,居然沒有找同樣生過重病的他擔任男主角。館長鍾鐵鈞則用對聯「承蒙社會四十載,否極泰來續盡心」獻給館舍,期許還有下一個四十年。

中午的文學家宴,則由鍾理和媳婦郭明琴、林全珍準備鍾家獨特料理以饗各界好友,包含鍾台妹會煮給家人吃的獨特菜色-長蔥煎蛋捲、台妹流炸醬、糖蜜裹粄碎,以及鍾鐵民家宴請文友會出現的菜色-樹豆排骨湯、蘿蔔苗蒸肉、韭菜炒豆皮等,並邀請鍾理和長女鍾鐵英、孫女鍾舜文來敘說這幾道家菜的緣由,張良澤忍不住主動談起鍾理和與鍾台妹互相禮讓雞蛋的往事,來賓聽得津津有味,場面溫馨。

下午,三位臺灣作家第三代-龍瑛宗孫女劉抒苑、李榮春姪孫女李士儀和鍾舜文也分別分享了他們身為非文學相關領域的作家後代,如何看待和推廣家人的文學。

十月廿二日將是四十週年館慶系列活動的最後一天,下午一連舉辦有三場活動,包含慶祝成立二十週年的臺灣文學館,將到鍾理和紀念館播放作家吳錦發紀錄片和臺灣作家全集動畫;台南社區大學讀劇班將呈現四十週年特別企劃-鍾理和文學朗讀劇〈美濃農事旱雨記〉;還有金曲獎、金馬獎、金音獎得主林生祥,挑選第二屆金音獎最佳專輯《大地書房》曲目,獨挑大樑壓軸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