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坊椪舍龜 漸失傳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莫讓古早味美食失傳,位於鎮北坊的醒緣軒,正極力推廣「椪舍龜」。醒緣文化基金會會長蔡文成表示,近年來受到西化速食影響,蒸炊的「椪舍龜」如今約只剩鎮北坊區域內的金加紅龜店碩果僅存,基金會特地訂製成伴手禮,希望將「阿舍」級的點心介紹給民眾認識,一起享受古早味口福。
蔡文成表示,「椪舍龜」由生糯米當粿皮,內餡包入黃豆沙蒸炊而成,是古早時代的可口點心。有關其來歷,曾有一段軼聞,在清道光年間,一位名叫「吳椪」的人從台南將軍遷居至安南區海尾寮,請得墾照並搭建塭寮,從事魚塭養殖,因為官宦子弟,遂稱其為「椪舍」,海尾寮也稱為「椪舍寮」。
蔡文成指出,吳椪舍生性樂善好施,每當廟會、村人有急難,他經常出錢出力,尤其重視文風教育,雖是漁村之地,他召集村人搭草寮起公茨興學堂,聘請漢學老師教育子弟,深受民眾愛戴,而「椪舍龜」這種台南古早味名產,相傳是吳椪舍找廚子特地為他蒸炊出紅圓式樣,內餡包入黃豆沙,做為他和魚塭工人的點心,因不甜不膩、香味可口,傳至坊間,糕餅業者開始蒸炊「椪舍龜」販售於市集。
椪舍龜大小和小月餅類似,白色外皮上蓋紅色印章,內包粉狀碗豆餡,與紅龜粿類似,但口感更加單純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