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母親的香味 陳天璽專訪之四

陳天璽被「無國籍」綑綁30餘年,幾度因為身分特殊,在機場被刁難、被遣返,更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各種不平等待遇。她的複雜身世,來自歷史與政治的捉弄,同時也突顯了人類被國籍箝制的缺陷。


陳天璽說,有個日本男士想跟泰國女士通婚,每年飛去泰國見她,後來發現她是無國籍,在當地沒有身分證,無法辦手續。

「我們結合二國律師和學者出力,才發現她從小被媽媽寄養給村莊老人,媽媽沒回來,老人只好養育她,也沒讓她求學,長大後,她認識了常到當地出差的他。我們想方設法先讓他們在泰國完婚,孩子快出生時,再帶她去日本駐泰大使館辦旅行簽證,以無國籍身分赴日。後來她孩子順利取得日本籍,過陣子等她條件齊滿,也能順利入籍。」

陳天璽(右)在以色列採訪當地無國籍者。(陳天璽提供)
陳天璽(右)在以色列採訪當地無國籍者。(陳天璽提供)

人的寄託不在充滿矛盾的國家和制度,而是在於滿滿的愛。

還有個故事是,BUI先生受困無國籍身分14年,雙親在法越戰爭中從越南逃難到泰國生下他,17歲時,他持假護照非法入境日本,日本政府想強制遣返,不料泰國和越南政府都拒絕,於是他被收容在日本,認識了教日語的志工光小姐,2人情投意合,想結婚但不順利。陳天璽對於無國籍者被當皮球丟來丟去的處境感同身受,陪伴他們在政府機關奔走:「沒有必要因為無國籍就感到自卑,我希望可以把BUI先生從那恐懼之中拯救出來,我希望賦予他自信,讓他覺得即使是無國籍也可以抬頭挺胸地活下去。」後來他始終沒有取得國籍,但提出承諾書,發誓沒有結過婚,才終於和她結婚。

陳天璽幾度肉搏不近人情的法令高牆,試圖敲出一道縫隙,在隙中尋求容身。她說,人的寄託不在充滿矛盾的國家和制度,而是在於滿滿的愛。

採訪隔天,陳天璽帶我們去逛橫濱港的山下公園,這裡是她和母親散步的地方,「母親常說,錢不管有多少都會花光,但知識別人偷不走,叫我要好好讀書。她很嚴,但很疼我,小時候一起洗澡,我們會比賽算數,是她培養我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又說:「她最關心我的作息,每天問我吃飯了沒、睡覺了沒?我們全家人都住在同一棟大樓,關係很緊密,兒子早晨上學前,會去跟爺爺奶奶請安。」

今年2月,陳天璽的母親因病過世,一家子卻仍繼續緬懷她,聚餐時把相片放在座位上,彷彿她還沒有離開。
今年2月,陳天璽的母親因病過世,一家子卻仍繼續緬懷她,聚餐時把相片放在座位上,彷彿她還沒有離開。

不過今年2月,母親生病過世了。陳天璽說:「喪禮那天,我一個人走來公園,隱約聞到她身上的香味,忍不住就哭了。」語畢,她哽咽,眼淚一顆顆滑落在臉頰。港邊一陣微風吹過,想必她又聞到熟悉的香味,或許是母親從遠方捎來了信息。母親一輩子死守著無國籍身分,那個遠方,想必是沒有國籍困擾的地方吧?

陳天璽 小檔案

1971年出生於日本橫濱,1972年成為「無國籍」,2003年歸化日本籍。筑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目前任教於早稻田大學國際教育學系。曾擔任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東亞所、東亞法律所訪問學人。2009年成立NGO「無國籍網絡」,協助世界各地的無國籍者。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