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美味的關係 朱振藩

成為美食家之前,朱振藩大學聯考考了4次,30多歲還交不到女友,父親看到他就嘆氣。他出身司法家族,飽讀詩書的父親是法官,最大心願便是兒子也考上司法官。

無奈朱振藩背得出數千字古文,就是背不住法條。眼看就要成為一名阿宅魯蛇了,他卻因為熱愛鑽研美食,寫了許多美食文章,中年意外成名。

美食也是他與父親之間的連結,他說,味蕾來自從小父親對飲食的高度講究。父親始終遺憾兒子沒能傳承這個司法世家,朱振藩卻自己選了另一條路,傳承家族。

餐桌上,朱振藩嚼完一口魚,慢條斯理回憶道,當年任職調查局時辦過一個詐欺集團,他與同事們戴鋼盔穿防彈背心,破門而入:「通通不許動!手舉起來!」

政商名流 皆為飯友

「你知道對方第一句話是什麼嗎?『搶劫了!』我差點笑出來。」驚心場面被他說得如喜劇。「我負責偵訊一位把風的,盧了兩個小時毫無進展,後來我問他結婚沒?他說訂婚了。我說未婚妻是不是蘋果臉、身材豐滿、身高160左右?他跳起來問:『你看到她了?』我說沒有,但我研究面相學,你有沒有做,大家心裡有數,他才招認。」

朱振藩(左1)以食會友,中間為曾經被稱「食神」的已故名廚張北和,右為已故美食家逯耀東。(朱振藩提供)
朱振藩(左1)以食會友,中間為曾經被稱「食神」的已故名廚張北和,右為已故美食家逯耀東。(朱振藩提供)

那是30年前往事了,攻堅差點笑場,只因精采刺激的調查官工作並非朱振藩志趣,而今61歲的他幾年前自調查局退休,是著名美食家,政商名流、各界聞人都愛與他吃飯,作家李昂、主持人于美人、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已故美食家逯耀東與廣告教父孫大偉…皆曾是飯友。

他長年在報章雜誌寫專欄,出過40多本書,大半談美食,幾本談面相。這天,一間他熟識的餐館邀他聚餐,餐桌上你一言我一語熱鬧閒聊,但朱振藩只要一將食物放進嘴裡,便絕不再開口答話,只默默、大口咀嚼著,彷彿世界安靜得只剩嘴裡那口食物。

除了美食,朱振藩也寫過幾本相學書,他說此書示意圖是由喜愛畫畫的女兒、兒子所畫。
除了美食,朱振藩也寫過幾本相學書,他說此書示意圖是由喜愛畫畫的女兒、兒子所畫。

每用完一道菜,空氣中便有種奇異氣氛,沒人敢妄自評論好壞,似乎都等這位美食家先開口。朱振藩卻直至用餐結束才建議:「你們雞的用量應該很大,雞骨剁塊熬湯,澆進獅子頭,更增加風味。」他說話極緩慢,雖是60出頭,嗓音與速度不知何故卻像個7、80歲之人,好處是增添權威感。他的胃口至今不小,他說年輕時一餐甚至可吃一小鍋煨麵(約二碗湯麵)加四道小菜。不過也許是有運動習慣加上近180公分的身高,儘管食量大,他的體形僅略微寬厚。

家學淵源 祖傳美食

人人都可以是吃貨,味蕾這東西卻如大腦,一半靠天賦一半後天栽培。朱振藩出身講究飲食的家庭,父親是法官,曾祖父當過浙江官職;母親來自嘉義,外公是東京帝大畢業卻不必工作的田僑仔,「超級地主,當年全嘉義市連公家單位在內不到10具電話機,我外公就有2具。」

「不一定山珍海味,是怎樣把平凡的食材燒到極致之味。」例如祖傳菜「素什錦」是當年曾祖父的廚師所傳之味:豆腐皮、素魚肚、冬筍、蠶豆…,配方一路傳至母親,每年除夕、清明祭祖,朱家必有這道菜,朱振藩說,餐館做不出那般好滋味。

「我父親的文章、書法都是一流,司法院禮堂有一塊銅碑,字就是我爸爸寫的。」二伯父不遑多讓,「他退休時當到高等法院主任檢察官,一生寫了四十幾本書,也寫詩集,他寫的《泰山金剛經》還被中華書局印為字帖。」

  1. 朱振藩(右)是長子,父親寄望甚高。(朱振藩提供)
    朱振藩(右)是長子,父親寄望甚高。(朱振藩提供)
  2. 朱振藩的母親出身富裕,婚後才學江浙菜,手藝極佳。(朱振藩提供)
    朱振藩的母親出身富裕,婚後才學江浙菜,手藝極佳。(朱振藩提供)

父執輩令人景仰,只是,也成了難以企及的高山。朱振藩幼時讀物不是童話故事書,朱父給的是《古文觀止》、史書、書法字帖。朱振藩也愛讀書、愛書法,只是他的天賦極端,人文科目頂尖,英文、數學卻幾近零分。他一共考了四次大學,前三次父母都不滿意,退伍後總算考上輔大法律系。

朱父期盼兒子至少成為一名受人敬重的司法官,偏偏朱振藩對法律毫無興趣,他笑稱自己能背6千多字古文,卻背不出法條。不知是否對未來茫然,高中期間他就迷上面相學,大學校慶他擺攤替人看相,一位約莫60歲婦人前來,朱振藩見她臉上某處有痣,「我那時比較敢講,我說妳一定沒有兒子,她肅然起敬,她確實只有二個女兒,她說:『少年ㄟ,你家電話幾號?我還要找人來看。』」他竟一戰成名。

魯蛇翻轉 專欄爆紅

畢業後他沒報考司法官,只考上調查局。但他對辦案也興趣不高,上班只是賺薪水,他依舊鑽研命相、紫微斗數及鍾愛的美食。父親見著他便搖頭嘆氣。喜歡窩在家看書的他還遲遲未婚,他說,總是不知道如何進展,一起出去過的女生,沒一個有牽到手。

他週六下午在外開課教命理學,「下午很多人打瞌睡,可是只要我一講到吃的,每個人都活過來。後來下課我就帶他們到處吃。」吃著吃著,竟慢慢吃出人脈與知名度,有報社找他寫美食專欄,一寫大受歡迎,自此專欄一個接著一個。人生大逆轉,他從找不到方向的阿宅魯蛇,變成知名美食家,那是1990年代,台灣人剛開始講究吃,「我可以說在餐桌上找到人生真諦。」他也在友人介紹下認識妻子,34歲結婚。

朱振藩家中藏書甚多,除了自己寫的書、別人寫的美食書,更有許多古書、書法字帖。
朱振藩家中藏書甚多,除了自己寫的書、別人寫的美食書,更有許多古書、書法字帖。

政商名流爭相邀朱振藩用餐,就盼聽他說美食經,沾些風雅。他的美食書一本接著一本,人生的挫敗都從美食裡平反了。經年研讀的各類古書此時成了朱振藩文章裡的養分,他知識豐富、文采佳,例如形容去中國南京吃到的青江菜:「天天大魚大肉,那天來碗陽春麵吧,上面二顆青江菜,一吃,簡直入口無渣,經過下霜或下雪蓋過的青江菜肥美又有香氣,整碗麵的魂都出來了!」他說,南京恰是青江菜的原產地,後來才傳到東北並衍生新品種。

他對食物的熱情從一件小事便可認證,某次他去蘇州一家老麵館,「早上6點50分開門,我6點51分到。麵最好吃是第一碗,同一鍋湯會越煮越糊,頭湯麵才能麵條滑溜、湯頭清新。」

脊椎有恙 神奇好轉

最忙時他每月要寫數萬字。吃著、寫著,但慢慢地,邀他吃飯的名人、餐廳不知不覺間越來越少。邀稿也少了。時代流動,路邊一塊招牌掉下來都能砸到美食家,人們的飲食也多樣化了,朱振藩擅長的江浙菜、上海菜、北方菜等外省菜,不再獨尊,台灣人吃起美式速食、日本料理、法國菜、義大利菜、泰國菜、也吃起台菜。

他喜談中國各地菜餚與食材,也引來美食界有些人質疑他根本沒去過中國,宛如紙上談兵。大概正是為此,7年前他54歲提早退休,之後頻赴中國各地大小餐館。先前他因在調查局工作,即使只管總務不辦案,仍不得赴中國。

前些年,他的脊椎出問題,五十多歲竟得拄拐杖,「側彎、椎間盤突出…你想得到的都有。出版社安排我到廈門演講,一天二場,我回到旅館整個癱軟,趴在床上。」最嚴重時得撐助行器。

哪一年?「癸巳年。」他早已沒教命相紫微,卻仍習慣以天干地支算年分。那是2013年,名醫說他嚴重到無法開刀,「任何止痛藥都壓不住,你就知道多悽慘。但我算隔年甲午年會有轉機,我八字缺木,甲是木氣最旺時。」隔年朋友介紹他一位著名整脊師,果然神奇好轉,而今他非但不必拐杖,5樓公寓爬上爬下毫無問題。

手寫稿件 不會打字

玄學難論,心理學卻值得參考,「事先知道隔年有轉機,心會安定很多。」但算出明年不好怎辦?「有啊,像我知道狗年會諸事不順,但是後年豬年的局面可能完全改變。主要是態度,往好的方向想,黎明前的黑暗,像我這幾年運勢…不像從前登高一呼群起響應,就沉潛、多讀書,等待後年。」他五十來歲開始讀易經,便明白人生是鐘擺。所以懂命理又飽讀群書,仍50才能知天命?「嗯,還是要歷練。」

朱振藩作風老派,至今仍是手寫稿。
朱振藩作風老派,至今仍是手寫稿。

時代變了潮流轉向,他卻像凝結在某個舊時空。他至今喜讀古書、寫書法,寫稿也仍是手寫,不會打字。他說,自小寫文言文,最長一篇7千多字,連寫信給朋友也如此,「後來有人說你再寫這種鬼東西我就不回信,我才知道我跟現實有落差,開始練白話文。」一位與他吃過多次飯的朋友也透露,朱振藩吃飯時愛講食物的歷史、來龍去脈,「都要先聽他講很久,可是大家其實比較想先吃。後來我就不太愛跟他吃飯。」

命中註定 吃喝不盡

他家附近有間與他一樣老派的江浙小館,老闆張小娥則說,朱振藩大約十多年前開始來吃,「他人很客氣沒架子,後來有客人說聽了朱老師推薦才來,我才知道他是美食家,他也會帶名人來吃,幫我介紹很多客人,可是我每次要請他,他都不肯,堅持付錢。」但若作東者是有錢人,朱振藩可不推辭了,他笑說,識得一些樂於分享的闊氣朋友,「他們都把最好的茶最好的酒拿給我喝。」富裕友人也會請朱振藩邀一桌朋友共嘗美食。

高中習命相時,他對著鏡子端詳自己,嘴型窄,張口卻能極寬,唇肉豐厚,菱線明顯,「命相學是一生吃喝不盡。」而今檢視,雖沒大富大貴,也算相符。

  1. 朱振藩吃東西十分專注,只要食物在口,便恍若無人。
    朱振藩吃東西十分專注,只要食物在口,便恍若無人。
  2. 朱振藩毫不講究裝潢、擺盤,若他覺得好吃,簡陋家庭小館也能常去。
    朱振藩毫不講究裝潢、擺盤,若他覺得好吃,簡陋家庭小館也能常去。

你後來成為知名美食家,父親應該滿意吧?他立刻答:「不!我父親覺得這些都稀鬆平常,文人之末事也。他還是希望我考司法官,看到我就嘆氣,一直唸到我45歲吧,看我大概不成材了,才算了。前幾天我跟媽媽通電話,她又提到。這一直是我父母心中的痛。」但他何嘗不是,他黯然道,寫了幾十本書,父親從未在這方面讚許過任何一句。

去年,一家媒體請朱振藩選一道代表菜餚,他想了想,素什錦,好多年沒吃到了。9年前,全家替父親過80大壽,訂好著名江浙館子,不料生日前一天,健朗的父親忽然心肌梗塞猝逝,沒留下一句話。母親身體也越來越差,早已無力做素什錦。

「最近我把媽媽的配方傳給我太太。」朱振藩愛吃卻始終不會下廚,他說,十分想念素什錦,妻子的素什錦已經越做越好,希望能再嘗到家傳之味。

朱振藩小檔案

  • 年齡:1957年生

  • 學歷:輔仁大學法律系畢

  • 經歷:1984年至調查局工作,2011年退休

  • 著作:《識味》《識相》《點食成經》《食家列傳》《看,他就是奧客:從面相認清客戶九要訣》《典藏食家》《食林外史》等近50本


更多鏡週刊報導
【朱振藩番外篇】懷念入口化成粉的烤鴨皮
【朱振藩番外篇】好險沒考司法官
【美食家朱振藩專訪之一】前半生是人生魯蛇
【美食家朱振藩專訪之二】在餐桌上找到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