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這裡的犯罪不流血 犯罪學者沈伯洋

沈伯洋從小第一名卻不愛聽課,還會對老師比中指。他的偶像是金庸小說裡的楊過,《神鵰俠侶》看了快100遍,「楊過不遵守傳統,就是要做別人叫他不要做的事,全然的叛逆,我最喜歡這個樣子。」

他研究犯罪學就專攻白領犯罪,告訴人們大企業甚至政府如何穿著西裝幹壞事。像《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齣戲丟出的大問號: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犯罪學家告訴我們,答案不那麼簡單。

他最近忙著研究的,是一場國家級的跨國犯罪,許多國家都繃緊神經,因為國家級犯罪之精巧、威力之強,遠超乎人們想像。

居民收入較低的貧窮地區,犯罪率比較高?有可能,因為感覺較「亂」,警察就會加強巡邏,容易逮到犯罪行為。高級住宅區的犯罪率比較低?那可不見得,差別在警察有沒有巡邏、抓到而已,「帝寶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犯罪。」以帝寶舉例有錢人犯罪,台下學生秒懂。

沈伯洋小檔案

  • 出生:1982年生於台北

  • 學歷:台大法律系、法研所碩士;賓州大學法學碩士;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犯罪與法律社會學博士

  • 現職: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兼任委員、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

人生勝利組 踏出舒適圈回台灣

破解這些犯罪率迷思的,是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他專長白領犯罪,簡單說,就是研究大企業甚至政府如何幹壞事。像罵人不帶髒字,這些高階人士多半不流一滴血就掏走人們的辛苦積蓄、搞垮一間公司甚至一個國家。

37歲的沈伯洋一頭爆炸捲髮、T恤球鞋,為了採訪拍照,他特地穿牛仔褲,否則通常短褲。任教台北大學前,他更有名的另一身分是「補教名師」,「藝名」撲馬(Puma),全台法律系學生多少聽過這名字,他寫的《刑法總則》《刑法分則》更是司法官考試的熱門參考書。

沈伯洋寫的《刑法總則》十分暢銷,年年修訂新版本。
沈伯洋寫的《刑法總則》十分暢銷,年年修訂新版本。

他回台灣不到2年。先前他在美國剛拿到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就獲得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教職,人人欣羨。他卻猶豫。「台灣的老師都建議我留在美國,可是,美國的5個口試教授全都說:『你那麼關心台灣,為什麼不回去。』我說:『台灣的環境沒有那麼好。』他們說:『但你在美國會沒有成就感。』」

他住在爾灣,那是全美治安第一名的城市,「街道都長得一樣,讓小偷混淆,門不用鎖。社區附近有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走30秒就是加州排名第二的小學,空氣又好。真的會猶豫。」他想了3個月:「在美國教書蠻屌的,但把這個拿掉,還剩下什麼?台灣學術圈比較鬥爭,要會做人,但我在台灣長大,可以忍受,空氣不好反正從小汙染過了,塑化劑也都吃過了。就自己的家嘛。」

若硬要說有什麼人生勝利組,那沈伯洋大概是勝利組中的勝利組,建中、台大,之前從幼稚園到初中都念「復興」,這間貴族私校座落台北市敦化南路。他的父親在南美洲厄瓜多做貿易。

參觀監獄後 才體悟到社會不公

他從小就第一名,卻不是乖小孩,愛講話、不聽課(最教人生氣是依舊第一名),老師會在聯絡簿寫:「老師講話時不要插嘴或反駁。」「伯洋本性不差,但偶爾失控,目中無人。」母親總是低姿態:「他確實態度惡劣,目中無人,我們一定好好教訓他。」你到底做了什麼事?「太常跟老師吵架,國中時還對老師比中指。」

沈伯洋的中學聯絡簿完整呈現了當年如何「頑劣」。(沈伯洋提供)
沈伯洋的中學聯絡簿完整呈現了當年如何「頑劣」。(沈伯洋提供)

他還是考上建中。卻很快感受到一股衝擊,「復興的同學討論新開的日本料理店、或去pub玩。建中同學吃排骨便當,他們吃黑糖冰,是點只加糖水的白冰。」

但真正震驚他的,是考上台大法律系後,「原來建中同學還算中產階級,我看到的只是上流階級跟中產的落差。」大二上犯罪學,授課老師李茂生會帶學生參觀監獄、矯正學校,「那些人不是爸爸坐牢就是媽媽吸毒、或哥哥強暴妹妹…我才知道社會真的不公平。不是很舒服。我們說別人不學好、浪費社會福利,可是有些人放學就要幫忙家裡,但有些人不但有時間念書,還可以補習甚至請家教。」

讀建中時期的沈伯洋(右)。(沈伯洋提供)
讀建中時期的沈伯洋(右)。(沈伯洋提供)

他第一次去少年監獄,「有青少年在拖地,典獄長帶我們參觀,就這樣踩過去,大家跟著踩過去,但通常你看到別人拖地會繞道。我繞過去,2個青少年居然對我鞠躬說謝謝。就五味雜陳,為什麼我們對待人的態度,在不同的地方會有這麼大差別?」

感觸念法律 恐變不想成為的人

還有一件事。當了律師的學長接了量販業者的案子,一名果農替產品取了諧音像量販店店名的名稱,量販店告果農。「果農被嚇到,答應和解,但金額很高,基本上一個家庭就毀了。我問學長這樣有意義嗎,他說法律就是這樣規定,誰叫他要違法。我就有種感觸,法律念久了,真的可能變成自己本來不想成為的人。」

「很多人說我們可以用法律抵抗強權,但更多時候是強權利用法律控制我們。」他中學就決定讀法律系,「我愛講話,上課一直干擾別人,爸媽就說你那麼多話不如以後當律師,講到爽,還可以幫助弱勢。」怎知讀了才發現法律不是那麼回事。

雖是學者,沈伯洋曾笑說平日其實都在鑽研ACG(動畫、漫畫、遊戲),他的辦公室電腦桌布正是電玩《Final Fantasy》(太空戰士)的畫面。
雖是學者,沈伯洋曾笑說平日其實都在鑽研ACG(動畫、漫畫、遊戲),他的辦公室電腦桌布正是電玩《Final Fantasy》(太空戰士)的畫面。

他用最愛的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比喻:「一般漫畫男主角會讓你覺得熱血,但這部讓你知道單純個體的衝撞沒辦法解決問題,有很多結構性的問題在裡面,很深的無奈。」他是動漫迷,辦公室放著多個《新世紀福音戰士》周邊產品,家有十多張海報。

法律懲罰的,反倒通常是最弱勢者?「我會這樣覺得。」他又說,像有些青少年被抓,「其實同年齡滿多人都在做類似的事,但有的人不會掩飾、說謊技術差,才被送到少年隊。這時我不用教科書的方法,我教他們怎麼切換面具、武裝自己來存活,不然會被社會排擠。」教他們虛偽?「有時虛偽很重要,他們就是太真誠才會這樣。」

動漫迷的沈伯洋買了許多《新世紀福音戰士》周邊商品,家裡放不下的就放到辦公室。
動漫迷的沈伯洋買了許多《新世紀福音戰士》周邊商品,家裡放不下的就放到辦公室。

話多去教書 藉由上課偷渡理念

他不想當律師了,準備出國。「我很早就決定出國,但以前是為了面子、累積社會資本,哈佛、耶魯聽起來很屌。後來想出國,是想學東西。」他一考上台大法研所,就去補習班兼課賺學費。爸爸會出錢吧?「都讓爸爸出不是很好,我從小到大花那麼多錢,而且美國大學生一畢業就不拿家裡的錢。」

愛講話不只適合當律師,當老師更是天天講個夠本,他將枯燥的法學說得生動,很快成為名師,學生皆是準備參加司法官或律師考試、高普考者。連升大學補習班也找他,價碼更高。

從小話超多的沈伯洋,講課十分生動有趣。
從小話超多的沈伯洋,講課十分生動有趣。

他婉拒。「那時我想幫助青少年,法官很重要,但法官一人很難做事,要一群人,所以要影響那些會進法律系統的人。」他趁著上課偷渡許多理念,例如那些年不少街友為了賺幾千元,將存摺交給他人,卻不知對方是詐騙集團,街友因此被判「詐欺幫助犯」入獄。「我覺得法院亂判,上課就講這個。」後來有幾個學生考上法官,「他們有一天找我吃飯,說有個同學進了司法體系後真的改變想法,認為還是應該要判『詐欺幫助犯』,他們問我該怎麼說服那位被司法體系洗腦的同學。我就滿開心,他們沒有忘記初衷。」

存了錢、也考上公費後,他赴美讀碩、博士,博士班期間他當助教,居然也拿到教學評鑑最高分、獲獎。「學生很認真,我也教得很開心,但就覺得如果現在教的是台灣的學生,有多好。這種想法不時迸出來。」

他最後還是離開美國返台。當他描述那座近乎完美的城市時,我們忍不住問:「聽來像無菌室?」這位犯罪學博士這樣答:「真的很虛假,把你在社會上不想看到的人事物,全部掃到旁邊去。」

沈伯洋當年與妻子一起赴美國留學。(沈伯洋提供)
沈伯洋當年與妻子一起赴美國留學。(沈伯洋提供)

後來我們問他為何在臉書強調不刪留言,他也說:「人要習慣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這很重要,除非他誹謗別人,否則讓那個場域越活潑越好,不是我特別寬宏大量,而是那才是社會現實。」又說,在美國曾有學妹常抱怨街上的塗鴉,「她覺得塗鴉造成社會紛亂,為什麼街道可以如此不乾淨。但塗鴉是一種抵抗性的符號,像黑人就在費城弄了很漂亮的塗鴉。大家一樣生存在這世界,別人都能忍受你掌握那麼多資源,你忍受別人在牆上塗鴉是會死嗎?」

研究假新聞 俄羅斯技巧最精妙

去年,他受邀任「黨產會」兼任委員,「我研究國家犯罪、大企業犯罪,那剛好是我的專長,而且轉型正義很重要。」但有些民眾認為黨產會是打壓異己?他發揮補教名師的解說專長:「這很好解,譬如婦聯會,387億元發還全國民眾,每人可拿到1,600多元,人民馬上理解黨產就是以前的民脂民膏,秒懂轉型正義!以後還會問你:『咦?最近轉型正義怎麼有點停擺。』」

他說但這需立法,他的身分不方便主張。又嘆,可惜宣傳不夠,「很恐怖,我們做過問卷,你覺得婦聯會的錢收回來是收去哪裡?竟然10個民眾有8個認為進到民進黨口袋。」

人們太習慣所謂犯罪便是殺人強盜偷竊…真正高獲利高報酬的白領犯罪,民眾反倒很難與犯罪聯想在一起了。沈伯洋最近忙著研究的另一種白領犯罪,是假新聞、假訊息。前陣子網路就瘋傳疑似中資大肆收購台灣的臉書粉專,但這技巧在沈伯洋眼中還太低階了。

不論教補習班或大學,沈伯洋(前排左2)都十分受學生愛戴。
不論教補習班或大學,沈伯洋(前排左2)都十分受學生愛戴。

技術最爐火純青,是戰鬥民族俄羅斯。一般只知俄羅斯竊取希拉蕊的電郵,想干預美國大選、讓川普當選。但俄羅斯更厲害的是訊息戰,沈伯洋說,例如俄羅斯曾在美國成立一個捍衛黑人人權的臉書粉專,「做法就是罵白人,把白人警察打黑人的影片照三餐播。它還有黑人熱線,可以訴苦,它還轉貼工作機會。它經營了3年,累積百萬追蹤者,黑人都很信任這個粉專。」那粉專確實厲害,連遠在台灣的我們,前幾年也忽然常看到白人警察打黑人的消息,看得令人義憤填膺。那時全世界有誰知道,這些正義影片的背後竟是俄羅斯。沈伯洋說,後來美國參議院找人調查,查了一年才知真相。

中對台滲透 從里長與宮廟下手

養兵千日,2016年美國大選前幾個月,粉專終於動作。「它說CNN其實是北韓的(CNN常罵川普),說希拉蕊是女性主義者卻私下罵女生都是垃圾,但大家太信任這個粉專,真的就相信。後來黑人投票率創下20年新低。」美國黑人多半支持民主黨,希拉蕊是民主黨,「它不用叫你投川普,它讓你不去投票就夠了。」

國家級犯罪之精巧,早超乎我們貧乏的想像。俄羅斯希望共和黨的川普當選,但它可不只設立推崇川普的粉專,也設立支持性別平等、人權等符合民主黨理念的粉專,再以強烈語言煽動支持者,讓民主黨內部分裂,也讓美國左、右兩派更加對立,社會更撕裂。

沈伯洋很隨興,他的衣著也輕鬆,一聽到受訪拍照可以不必穿西裝,十分高興。
沈伯洋很隨興,他的衣著也輕鬆,一聽到受訪拍照可以不必穿西裝,十分高興。

沈伯洋說,中國也長年努力滲透美國,功力雖不及俄羅斯,「但中國對美國智庫的滲透滿成功,也把華文媒體都買下來。」至於中國對台灣,「主要透過里長、宮廟,它在LINE群組放假消息,如果剛好跟你在市場或里長那裡聽到的內容一樣,就有加成效果,最後散播到全國就靠媒體。」

最近瑞典哥登堡大學就有一項報告,研究各國受到「來自外國的假新聞」侵害的嚴重程度,第一名竟是台灣,且數字遙遙領先第2名的拉脫維亞(俄羅斯隔壁小國),美國還只是第13名呢。但,會不會這也是假新聞?「它是政治學領域很有名的資料庫,專門做民主指數研究。」

資訊戰開打 焦慮台灣毫無警覺

可是,「來自外國的假新聞侵害」就是來自中國嗎?目前仍缺乏鐵證。「科學要實事求是沒錯啦!但中國對很多國家都這樣做,只對台灣沒有這樣做,也太誇張了吧。」他說,況且解放軍的政工部網站先前就明白寫著,責任是讓台灣社會「藍綠對立」。

各國資訊戰爭早已開打,台灣人卻毫無警覺,對戰爭的想像仍僅止於殺人流血。沈伯洋說,歐洲有些國家已成立「混合戰威脅對策中心」,台灣卻至今沒有類似的統籌單位,成立「國安中心」迫在眉睫,「台灣這方面的軍事人才其實很多,我們情報單位的輿情蒐集很厲害。」

沈伯洋酷愛《神鵰俠侶》,當年還把這套小說帶去美國。
沈伯洋酷愛《神鵰俠侶》,當年還把這套小說帶去美國。

捨棄美國教職與安適生活,回台卻發現,故鄉轉眼間已搖搖欲墜,沈伯洋很焦慮,這幾個月全台四處演講。無奈民主就是難以高效率、也無法過度管控言論,面對這場可能毀滅民主的全新危機,民主國家都還在摸索,處處兩難。

但起碼還有一個補強方法。沈伯洋就在臉書叮嚀:「大多數人事實上是能溝通的,關鍵是溝通的方法為何。」「我們越激化對立,越中對方的計。對立沒問題,但是對立到沒辦法討論事情,真的就麻煩了。」民主的破洞,其實正來自體系裡的民主營養不良之處,回溯假訊息的失控,起點約為2010年,正是社群媒體高速崛起的時刻。世事豈是非黑即白,人們卻越來越活在把一切礙眼資訊都掃出去的同溫層無菌社區,或許我們也該學學這位犯罪學家了:去習慣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更多鏡週刊報導
【解剖惡的教授一】看過上流社會、中產與底層 反骨的沈伯洋決定研究白領犯罪
【解剖惡的教授二】他曾經想當熱血律師 後來卻變成補教名師
【解剖惡的教授三】國家級犯罪有多厲害 這位犯罪學家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