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評】保險專家出任金管會主委
政治大學保險系教授彭金隆,被提名出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財經媒體一致給彭金隆按讚,盛讚他是熟悉保險業的專家、政治色彩不強、業界關係良好、能夠協助壽險業順利接軌國際壽險準則IFRS 17等高門檻。卓榮泰的財經內閣名單上,彭金隆無疑是獲得媒體最大掌聲的新人王。
但是我們往後退三步,冷靜觀察財經媒體與壽險業者這種「寄希望於彭金隆」的熱烈情緒,不難聽到響亮的弦外之音:台灣的保險業經營困難,股東必須不斷增資,從自己腰包掏出數以百億元的真金白銀,來維持法定的資本要求,壽險大股東與金管會關係緊張,不安情緒高漲。
面臨經營困境的壽險產業,是台灣金融業最大的痛點,而且是又大又痛。前年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造成台灣的壽險公司淨值大崩盤,靠著金管會同意壽險公司更改會計規則才死裡逃生。此外,壽險公司婆婆媽媽一大堆,金管會大事小事都要管、立法委員們「熱心關切」、還有越收越緊的「國際準則」,遠在天邊、不懂台灣國情的國際會計師們大刀一揮,台灣的壽險公司就面臨8、9千億元的增資缺口。
壽險公司經營的困境,從外資腳底抹油跑光光就可清楚得知,金融海嘯之後有10家大型外商陸續撤出,如今22家壽險公司只剩5家外商,市占率更跌到10%以下。本土壽險業者宣傳「本土業者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服務水準」,這個說法只能騙騙台灣菜籃族,實情是,壽險業的外國老祖宗們早就看清事實,撤資走人了。
還有,媒體刻意不提即將卸任的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他才是貨真價實的「保險專家」,黃天牧做過多年的保險局長、金管會主任祕書,保險公司的坑坑疤疤,黃天牧知之甚詳、無役不與。說白了,彭金隆看似較好溝通,但是有心肌梗塞風險的病人,不是溝通就能保命,得處理根本病灶才有用。
〈鏡評〉的短文當然無法替複雜的壽險產業開藥單,這得靠彭主委與業者聯手處理歷史共業,不過,壽險公司「資產錯置」是病灶之一,保戶買新台幣保單、壽險公司拿去海外投資,匯率避險成本恨天高、美元利率風險更是任人宰割。彭主委應該找他的公公婆婆們,賴清德總統的「國家希望工程」從勞保年金、老人長照、到能源轉型都需要鉅額資金來推動,不能只靠政府財政,如果能夠發行專案建設債券,利息比政府公債高一些,吸納壽險資金留在國內協助重大建設,就是創造多贏的解方之一。
也就是說,必須跳出金管會與保險業的既定框架,從金融、財政、國家建設的高度來通盤思考,找出將保險業的危機化為轉機的方案,這當然很難,卻值得彭主委破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