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車專題】當藍海已不再!電動車壇所面臨的挑戰

BYD等中國車廠的超低價流血策略不僅改變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對相關的供應鏈、經濟和政治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BYD等中國車廠的超低價流血策略不僅改變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對相關的供應鏈、經濟和政治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曾經是未來趨勢的電動車市場,現在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產能過剩、價格戰愈演愈烈,甚至消費者也開始觀望等撿便宜,這一切都讓數年前所預言的光明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首先,全球電動車市場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23年全球電動車的產能已經飆升至1,500萬輛,但實際銷量僅為1,100萬輛,多達400萬輛的多餘庫存無人問津!特別是中國品牌,BYD等廠商採取了極端的價格策略,2023年的平均售價比前一年大降15%。這迫使其他競爭對手不得不跟進,結果是整個市場陷入了瘋狂的價格戰,廠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得所剩無幾,真是寸步難行。

TESLA近來多次調降價格,每次降價幅度達到5-10%。這樣頻繁的降價讓消費者開始猶豫不決。
TESLA近來多次調降價格,每次降價幅度達到5-10%。這樣頻繁的降價讓消費者開始猶豫不決。

其次,TESLA的降價策略也讓市場充滿變數。TESLA在2023年多次調整價格,Model 3和Model Y的價格在一年內調整了至少三次,每次降價幅度達到5-10%。這樣頻繁的降價讓消費者開始猶豫不決。根據J.D. Power的調查,有30%的潛在買家因為預期價格會進一步下降而選擇觀望。TESLA的降價雖然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但也讓更多人裹足不前,市場不確定性大增。另外,電動車的二手價格也在拖累市場發展。電動車技術更新快,電池衰減問題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因素,讓電動車的二手價格相對燃油車低得多。根據國際汽車交易和資訊平台「AutoTrader」的數據,2023年電動車的平均二手價比新車價低了近40%,而傳統燃油車的二手價降幅僅為25%。這使得很多消費者擔心電動車的保值率,購車意願大幅下降,誰願意買一輛未來可能貶值更快的車呢?

通過專注於油電混合動力技術,TOYOTA集團不僅與電動車的流血競爭保持了距離,還成功地擴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通過專注於油電混合動力技術,TOYOTA集團不僅與電動車的流血競爭保持了距離,還成功地擴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最後,油電混合動力車市場持續成長,對純電動車形成強力競爭。專業分析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油電混合動力車的市場佔比為16%,電動車僅為10%。預計到2025年,油電混合動力車的市場佔比將保持在15%左右,而電動車會增至20%。儘管電動車的增長速度更快,但在充電設施不完善的地區,油電混合動力車依然是消費者的熱門選擇。

更多鏡週刊報導
【熱血跑魂!嚴選2024最悍運動化車款-08】強化勁跑格!SUZUKI Swift Sport
【熱血跑魂!嚴選2024最悍運動化車款-09】熱血賽車魂!TOYOTA GR Yaris
【熱血跑魂!嚴選2024最悍運動化車款-10】純電迅猛虎!KIA EV6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