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意志柔軟心!張榮發給年輕人六個建議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驟逝張榮發白手起家創建長榮集團,一生與大海搏鬥,有「世界船王」之稱。他從基層船員做起,在時代的巨輪下打滾過一回,兢兢業業打造出橫跨海空運大業蘊含滿滿人生經驗的他,也曾經給了年輕人不少實用的建議

 

不要怕!

 

張榮發常常鼓勵年輕人,不要畏懼前程波濤,且要審慎選擇適合自己的路,掌握好自己的人生。經歷過創業初期的困頓、失意,到後來成功事業的柳暗花明,讓張榮發體悟到,即使處於逆境,也不能輕言放棄,反而更要以坦然的胸懷、歡喜無懼的心,來迎接挑戰。隨著年歲的增長和事業的發展,張榮發看得更多更廣,對過去的阻礙也有了不同的認知,他認為這些困境正是上天所給予的考驗和磨練。

 

 

每次一有年輕人要輪調到國外的公司,張榮發一定叫來面前提醒「你們到外國,不要看到外國人身體比你高,就害怕;你是代表公司到那裡去的,不用客氣對他。」

 

想創業,想成功,獅子般的勇氣不能少。然而,吃苦的覺悟當然也要有。

 

白手起家的張榮發觀察,現在年輕人有些怕犧牲,他認為這個時代不是沒有提供他當初發跡的機會,但就算跟年輕人說成功的秘訣,不知道年輕人是不是吃得了苦。

 

「學習,要從船頭學到船尾」

 

 

在自傳《本心》的最後一章,張榮發談到「傳」,是對年輕人,也對子孫的殷殷叮嚀。他的大孫子考進長榮後,第一次出航到英國,原本回程是要搭飛機,但他卻要求孫子來回都要航海,「從船頭學到船尾」。

 

張榮發用人生滿滿的經驗引發我們思考:學習,就是要有貫徹始終的決心

 

「好好培養國際觀」

 

張榮發說:我們是島國,一定要有國際觀他表示,「有國際觀才有遠見。」每次有新職員報到,張榮發演講時,都會提醒他們,考上長榮是社會大學的入門,終身學習的道路很長,殿堂也還很廣闊,一旦他日升官外派,出國別只顧著玩。

 

出了國見識增廣,別忘了瞧瞧別人是怎麼做水溝的,多看多比較「別國水溝怎麼都不會淹水、也不會臭?為何我們的就這麼臭?」張榮發提醒年輕人,就算不是自己的工作也要研究,這樣才會有國際觀。

 

 

「分明好壞、分明善惡」

 

現今社會充滿亂象,好壞常常沒有分明,對此,張榮發鼓勵年輕人「一定要加減做,如果沒做善事,至少也不要做壞。」

 

「要有反省力與意志力」

 

張榮發曾說,遇到不如意時,要快速檢討,若是原來的方向沒意義,就得趕緊轉向。別因此軟弱,意志力要強。

 

而所謂的意志力,是一種堅持

 

「年輕人不要怨天、怨地、怨父母,要學習承擔,要自己打拚,不能涼涼的只靠父母。」

 

縱然資產龐大,張榮發卻早就表示,逝世後會將財產全數捐給張榮發基金會持續做公益。他表示,子女「能生活就好了」,若是想要的更多,得靠自己打拚來更上一層樓。

 

張榮發更指出,現下有許多成年後卻仍依賴父母的「啃老族」,張榮發認為問題其實出在父母,父母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將來,讓孩子太好命了,若是父母有心,會更嚴格督促子女自立。

 

雖然不把財產傳給子女,但張榮發希望子女承襲自己行善的美德,追隨自己做善事的腳步,幫助有需要的人。對此,張榮發的小兒子張國煒表示認同父親的觀點,他相信父親財產捐公益的決定,他說:『我們年輕人本來就要自己打拼,而且公司這麼大,坦白講,有這些財產對我們不見得是個好事。』

 

 

你可能也想讀:長榮總裁張榮發辭世 細數五個有愛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