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難捧?離職原因曝光

大缺工巨浪來襲,現在公務機關的人力,也亮起紅燈了嗎?考試院日前送交立法院的一份報告指出,2022年公務人員離職人數達到1萬3500人,相較前一年的1萬990人提升了22.8%,有公務員告訴我們,即使花了兩年苦讀考上高考,卻面對與預期落差很大的環境,究竟這些國家選出來的人才為何放棄公職。

鐵飯碗難捧 爆出走潮

過去許多人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了拚一拚能考取公務員這個鐵飯碗,但近年來,公務員過勞、壓力炸鍋也時有所聞,根據近日一份考試院送交立法院的數據顯示,2022年公務人員離職人數一共1萬3500人,較前一年的1萬990人高出了22.8%。公務員離開現職,無論升遷、轉調或辭職,都列計在離職人次當中,專家認為,其中較值得注意的是真正離開公務體系的辭職人數,而近5年來,公務人員辭職的比例都不超過1%,人數大約在落在1千到2千人左右,專家認為呈現常態分布,綜觀而言並不會對整體國家運作造成困擾,但部分機關招不滿的現象也是事實,以新北市政府為例,包括警察局、消防局、水利局,以及各地公所及戶政單位等缺額,一共超過500人。

誘因下滑 難以留人才

人手不齊加上高流動率,對個別機關的團隊運作造成問題,臺師大公領系教授曾冠球表示:「從來沒有人教過領導到底是怎麼發生,只能夠跟機關的前輩學習,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樣板的話,再加上新的人類進來,工作價值觀又有世代差異的話,在管理上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覺得這個部分可能也需要有一些培訓的制度。」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黃一峯,曾調查2007年與2019年高考及格的公務員,對於工作價值的比較,相較前一個世代的公務員看中學習新事物的機會及貢獻社會等價值,較新的世代更看重附加價值,例如能否在職場上遇到友善與志同道合的同事等。

除了領導統御,部分部門無法滿編也和外部人力市場的薪資行情有關,曾冠球教授表示:「譬如說資訊就是一個例子,數發部要成立,要去找人,那找不找得到人就是一個鐵證,你開的這個薪資是接近外部薪資的衡平性,所以你要跟市場接軌。」黃一峯教授也表示:「英國有一個加給,我們稱為都會加給,就是在倫敦地區工作的公務員,因為生活費特別貴,所以給你一個倫敦加給。」

公部門人才流動的狀況,除了個人職涯規劃,還來自於對職場環境的不適應、領導統御的世代差異,以及尋求更好的升遷、薪資條件。許多公務員坦言,現在公家機關的鐵飯碗並不好捧,往私部門、國營事業跑大有人在,攬才留才成為許多機關棘手的困境,除了提高誘因,專家認為更重要的是,未來關於公務員適任與否的文官培訓考核制度,以及工作內容的資訊揭露也需要一併檢視,才能更有效地適才與留才。

台視新聞/吳雨宸 莊俊浩  責任編輯/朱紫筠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疫情嚴峻「禁跑攤」 民代遭爆無視規定鑽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