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的秘密一篇懂!盤點8種常見的鑽石切割法,揭開閃亮的原因
鑽石原始的樣貌可能毫不起眼,但經過打磨、切割、拋光後,就會變得亮眼動人,不過切割方式百百種,平常看到的鑽石到底是怎麼變成我們看到的樣子呢?今天就盤點8種鑽石切割的由來及方式,帶你一起了解鑽石閃亮的秘密!
鑽石分級中最重要的一步?
鑽石4C分級分別是「顏色Color」、「淨度Clarity」、「車工Cut」、「克拉Carat」,其中顏色、淨度和克拉都必須依靠鑽石原生的樣貌決定,而未經切割、拋光的鑽石本身並不會發出光芒,經過切割處理後,才會折射和反射出閃亮的模樣,也因此「車工Cut」可以說是分級中最重要的一環。若鑽石切割的好,光線進入鑽石會平均的向外折射出去,使鑽石散發出最大的亮度,因此取決於切割的對稱性、比例、拋光度等等,非常考驗工藝師的手藝。
鑽石的各部位
鑽石主要分為上中下3部分,分別是冠部(crown height)、腰圍(girdle thickness)和亭部(lower girdle)。冠部包含一個平坦的桌面(table),也是一顆鑽石中最大的刻面.另外就是從桌面到腰圍的一圈為冠部(crown height);腰圍(girdle thickness)則是冠部和亭部的交界處,也是鑽石周長、鑲嵌的邊緣;亭部(lower girdle)則是腰圍以下,通常為錐狀的部位。
鑽石切割的種類
1.圓形明亮式切割 Brilliant Cut
1919年,數學家馬塞爾·托爾科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發現鑽石的切工太深或太淺,光線都會從側面或底部散出,導致鑽石變得沒那麼亮,於是他通過計算,並考慮了鑽石的亮度等因素,開創了圓形明亮式切割,這種切割方法可以最好的展現鑽石耀眼的一面,也成了現在大家最常見到的經典形狀。圓形明亮式切割共會有57或58個(包含尖底拋光)刻面,其中33個刻面位於鑽石冠部及腰部上方,包含1個平坦的桌面、8個風箏刻面、8個星型刻面、16個腰上刻面組成,負責聚攏、散開光線;另外25個刻面則位於亭部(圓錐形部位),包含16個腰下刻面、8個主刻面,以及可有可無的尖底。
2.橢圓形切割 Oval Cut
橢圓形切割是最古老的鑽石形狀之一,在20世紀由一名俄羅斯鑽石切割師拉扎爾·卡普蘭(Lazare Kaplan)設計出來。橢圓形切割和圓形明亮式切割同樣會擁有57或58個切面,因為狹長的形狀,看起來比相同克拉的鑽石更大,同時也能讓手指看起來更加修長。橢圓形切割和圓形明亮式切割比起來,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原石的形狀,比較不容易浪費。
3.橄欖尖形切割 Marquise Cut
橄欖尖形切割的由來有個浪漫的故事,據說在18世紀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想替情婦龐巴度侯爵夫人 (Jean Antoinette Poisson) 訂製一枚屬於她的鑽石,寶石工匠們便依侯爵夫人笑起來的嘴唇模樣切割出橄欖尖形鑽石,後來也以「侯爵夫人(Marquise)」為這種切割方式命名。橄欖尖形切割看起來和橢圓切割非常相似,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兩頭比較尖,擁有56或58個刻面,因為形狀類似於橄欖而得名,也因為酷似馬的眼睛,而有馬眼形切割的稱號。
4.梨形切割 Pear Cut
第一個梨形切割鑽石出現在1400年代,由比利時的鑽石拋光師Lodewyk van Berquem創造,他也是第一個提倡在寶石刻面使用「對稱」的人。梨形切割在圓形切割的基礎上,擁有橢圓、橄欖形切割的特色,其中一邊是尖端,另一邊則是圓形,看起來像一顆眼淚,又被稱為淚滴形、水滴形切割。梨形切割完全以三角形刻面進行,通常會有58或71個刻面,不過不會有圓形明亮式的桌面、尖底。
梨形切割修長的形狀,會比相同重量的鑽石看起來還大,更因為尖端部分朝向指尖,能巧妙地使手指看起來更修長。不過也因為尖端窄小的關係,會比其他形狀的鑽石更加容易碎裂,因此在配戴上要多留意,或是要使用鑲爪來保護尖端。
5.心形切割 Heart Cut
心形切割鑽石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年代中期,在當時的歐洲皇室中蔚為風潮,1562年,蘇格蘭瑪麗女王還曾把一枚心形鑽戒當作友情的禮物送給伊莉莎白女王。心形切割以梨形切割為基礎,透過切割出一個凹陷處,並修圓側面,進一步加工成心形,通常會有59個切面,每一個切面都會均等反射鑽石中的光線。心形切割可以說是挑戰性最高的工藝之一,鑽石越小,打造出心形的難度就越高。
6.祖母綠形切割 Emerald Cut
祖母綠形切割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代,因為祖母綠寶石較柔軟,容易在切割過程中損壞,一名石匠就發現,若使用階梯式的刻面,可以使寶石更穩定,不容易斷裂,後來祖母綠也就成了這種切割方式的代名詞。祖母綠形切割的切線呈矩形,側邊看起來像樓梯一樣,所以又稱階梯形切割,擁有大面積的桌面和側邊刻面,顏色會比其他種類的鑽石切割更明顯,運用在祖母綠鑽石上,可以呈現出鮮豔的色彩,並增添優雅、古典氣息,通常會運用在淨度高、顏色漂亮的寶石上。
7.公主方形切割 Priceness Cut
1979年,以色列的鑽石切割師Israel Itzkowitz發明了公主方形切割,不僅可以極大程度的保留鑽石原石重量,乾淨俐落又有稜有角的外形,可以使手指看起來比較修長。公主方形切割可以說是明亮式切割的正方形版本,共有76個切面,側面呈現金字塔造型,四邊可以很好的反射進入鑽石的光線,是方形鑽石中最明亮的切割方式,不過因為公主方形切的四個尖角容易碎裂,因此在切割時也很考驗工藝。
8.枕形切割 Cushion Cut
枕形切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前身是「老礦式切割(Old Mine Cut)」,為現代圓形明亮式切割的前身,形狀是圓角方形,一般有58個切面,冠部高、桌面小。枕形切割在當時曾經是最受歡迎的切割法,也因為可以很好的呈現鑽石顏色,因此經常被使用在彩色鑽石或彩色寶石上。枕形切割又分為許多不同的刻面數量,有和圓形明亮式切割一樣的58面,也有64個刻面,主要呈現方形或矩形,不過因為帶有圓角,整體的形狀類似於枕頭,才被叫做枕形切割。枕形切割鑽石的折射面較少,因此鑽石越大才會越閃,至少需要一克拉以上的鑽石,才比較適合這種切割方法。
以上這幾種常見的鑽石切割方式都各有不同特色,但都是希望能夠用不同工藝技術來展現鑽石最美的模樣,你最喜歡哪一種寶石的造型呢?
主圖來源:IG@debeersofficial
更多CaVa流行媒體報導
盤點10品牌的單鑽婚戒!CHANEL把山茶花融入珠寶,這就是你未來婚戒的樣子?
寶石鑲嵌工藝的8種技法一次看懂,最經典的「六爪鑲嵌」歷史超過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