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承受龐大壓力 器官組織恐生不良反應

壓力無所不在,摸不著碰不著,卻會影響身體健康。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林立寧昨日表示,壓力過大或持續過久,自律神經會因受到刺激產生反應,例如緊張或跑步時,就會出現心跳變快,而與自律神經有關器官組織都可能有反應,症狀包含心悸、氣促、胸悶、噁心、頭暈、發抖、冒汗、冷顫、腹部不適、四肢發麻等。 生活中充滿諸多壓力,每次面對壓力的時候,大腦接受訊息就會啟動壓力因應系統以便應付壓力,通常自律神經因應壓力時扮演重要角色之一。 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兩者互相拮抗,遇到壓力之際,交感神經系統加速作用,促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頻率增加,以便讓身體獲得更多氧氣與養分應付眼前困難,壓力解除之後,副交感神經則會進行調節,使得激發過高生理反應回歸穩定狀態。 長期壓力導致生理反應維持激發較高狀態,不僅容易造成身體能量耗竭、情緒維持在驚弓之鳥般緊張害怕狀態,心跳加快等生理反應也更易超越身體負荷,讓人體無法忍受或感受失控即將來臨。 因此,建議適時緩和或紓解壓力,身心才能達成穩定平衡,同時比較不會出現不良反應或症狀。 林主任指出,疏解壓力方法有很多種,調適技巧包含適度和平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作息、適切的運動、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力、冥想、正向思考等。林立寧主任指出,放鬆原則主要是針對適合自己的方式持續練習,由於每個人的特質、習慣、學習技巧、生活中能配合的方式均不相同,因此,沒有適合所有人的放鬆技巧,必須要針對各自的需求,設計客製化的放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