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超時工作恐致「過勞死」!高危險群4項檢視


由於長期壓力或不良的生活型態,易造成身心耗竭、疲憊不堪。針對上班族而言,大多來自工作壓力、協調衝突與煩躁鬱悶等,累積後形成慢性的疲勞,若長期累積過量的疲勞,恐影響身體逐漸出現不適情況,例如:肩背痠痛、腸胃不適、關節僵硬或持續頭痛等。另外嚴重則恐為「過勞死」,即因為超時工作與工作負荷壓力過重,而引發腦血管或心臟疾病,併發導致猝死。   
從四大方面來說明,易引發「過勞」的高危險族群: 

(1) 年齡和疾病因素: 

隨著老化影響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通常年紀越大的工作者,加上本身若有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等,應注意避免長期超時、過量的工作排程。 

(2)過勞常見的徵兆: 

最常見的是疲倦、頭痛、胸悶、全身不適感、失眠等,建議應盡速就醫檢查,以確認是否為過勞引發。 

(3)觸發過勞的突發狀態: 

通常緊急、突發的情況,易造成情緒較大起伏,身體機能因應轉變恐受影響。例如:短時間工作量爆增、頻繁出差、嚴寒或酷熱的工作環境。 

(4) 不良的生活習慣:  

形成過勞除了長期且過量超時工作,生活習慣和本身疾病,也息息相關。另外過重負荷的勞動、違反生理時鐘的勞動等,皆易導致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長期失眠、過量吸菸、過量飲酒等,進而影響到身體之運作機能,累積而產生過勞情況,皆影響健康甚鉅。 

建議應盡量平衡工作與生活,適時地放鬆,適度地休息,搭配規律的運動,與均衡的飲食,並維持正常的社交關係,更能遠離「過勞」,兼顧工作與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