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遭以色列經濟封鎖 加薩巴人自創商機找活路

巴勒斯坦加薩市街頭,泰瑪帶著兒子擺攤賣玩具、小汽車、機器人,全都是她丈夫用廢紙板、熱熔膠,手工拼貼做成的。

紙板玩具賣家泰瑪指出,「孩子們一直吵著要玩具,我丈夫買不到,所以開始做小玩具車給他們。孩子們很開心,我們也覺得很可愛,還做了紙板櫥櫃來放衣服。」

滿足孩子的樂趣慢慢做成商機,泰瑪上街撿紙板,面對路人異樣眼光,自尊心受挫也有委屈。她是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但活在貧困煎熬的加薩地區,跟丈夫一樣長期失業,帶著5個孩子住在難民營,每天製作一兩個廢紙板玩具到比較富裕的社區擺地攤,一個售價折合台幣不到100塊,就算全部賣光獲利也不夠付房租。

加薩走廊是巴勒斯坦夾在以色列、埃及與地中海之間的一片狹長地帶,2007年激進組織哈瑪斯執政以來,就被以色列以反恐為名全面封鎖,不時遭受空襲砲火摧殘,經濟活動幾乎歸零,民生必需品多靠著跟埃及之間的地道經濟進出,水電供應不足讓基本的農業也歉收,工作機會極少。

巴勒斯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當地200萬人口失業率達到5成,年輕畢業生失業率更高達74%,總計8成人口要靠國外援助度日。過去3年新冠疫情讓加薩經濟更瀕臨崩潰,哈瑪斯去(2022)年起陸續對多項進出口商品課徵重稅,更讓業者痛罵日子過不下去。

加薩人面對貧困生活,只能自己變通找商機。另一對夫婦把自家屋頂改造成小型苗圃,種蘆薈等多肉植物,手工萃取汁液,在家裡的臨時工作台製作肥皂。

天然草本護膚產品在當地很受歡迎,他們把手工皂賣給當地藥局,希望能像約旦河西岸被佔領區納布魯斯市,知名的橄欖油肥皂一樣受歡迎。因為沒有農場可耕作,規模無法擴大,創業基金還沒賺回來。

手工皂製作者巴德旺表示,「經濟很差,我們收入太少。現在我用賣產品的收入,再買原料做新的肥皂才能繼續下去,因為我還在草創階段,利潤不夠。」

另一對年輕夫婦,在加薩市著名的濱海觀光景點開了一個海綿寶寶主題漢堡亭,掌廚的薩斯曾在土耳其的快餐店工作4年,返回加薩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工作,因此決定賣漢堡,一個折合台幣約130塊,搭上近年吹起的海邊餐廳熱潮,生意不錯。

身為極少數的年輕女性創業者,薩斯一開始面對很多顧客驚訝狐疑的眼光,一度擔心生意能不能做下去,後來也獲得熟客力挺支持,寫下堅強對抗困境的另一個成功故事。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以巴衝突再起 以色列空襲加薩至少10死75傷
以巴加薩開火 2014年後最嚴重衝突
加薩衝突逾一週 記者遭流彈波及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