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決配每股0.8元 暑假旺季載客率拚9成
【長榮航】今天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8元,同時完成董事改選 隨著邊境解封,出國潮湧出,長榮航今年第1季營收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預期後市,第2季不會比第1季差,再加上暑假旺季加持,可望有亮眼成績。
【長榮航】今天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8元,同時完成董事改選 隨著邊境解封,出國潮湧出,長榮航今年第1季營收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預期後市,第2季不會比第1季差,再加上暑假旺季加持,可望有亮眼成績。
[Newtalk新聞] 美國避免債務違約,加上就業報告亮麗,激勵美股2日收紅,那斯達克指數攀達13個月高峰。而美國股市人工智慧(AI)類股今年來狂飆,卻也讓放空投資人慘虧。台積電和輝達(Nvidia)分居令他們賠最多的第5名和第1名個股,虧損金額各達新台幣220多億元和新台幣2600多億元。 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提到,根據金融市場資料分析公司S3 Partners提供的數據,美國股市單單5檔與AI有關的個股,今年來按市值計價合計已造成放空人士虧損130多億美元(約新台幣3978億元)。若考量到這些個股的空單餘額占在外流通股票比例僅低個位數,更可看出某些投資人的放空虧損規模龐大。 報導指出,因為這代表大多數虧損不是來自太多人賭錯漲跌,而是這些個股漲勢太凶猛。S3 Partners列出造成放空投資人失血慘重的前5檔AI類股,分別是輝達、超微(AMD)、博通(Broadcom)、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 第1名輝達今年來股價漲幅167.2%,放空投資人虧損86億美元;第2名超微今年來股價漲幅83.6%放
台股連三周收紅,累計漲點高達1,204點,指數3日收在16,706點,證券分析師卓楷偉認為,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暗示6月暫停升息後,即使美國區域銀行略有雜音,但影響甚微,且VIX恐慌指數持續在20以下徘徊,代表市場情緒偏向樂觀,有利整體投資環境;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凌華(6166)、麗正(2302),再選入美律(2439)、廣錠(6441)、杏輝(1734)與恩德(1528)。
【時報-台北電】美債務違約壓力解除,激勵美股大漲,法人看好國際資金將進一步回補台股,此時選股方向可先關注外資動向,抱括定穎投控、元太、王品等14檔,獲外資大舉掃貨,最近三日增持逾千張,且技術指標正向的個股,有利延續吸金動能,支撐股價向上表態。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美就業數據優於預期,市場對經濟衰退疑慮減輕,支撐多頭信心,加上外資近年頻頻減碼台股,累計賣超逾2兆元,在「賣過頭」的情況下,隨投資氣氛轉佳,預料將推動新一波資金回流,挹注台股表現。 據統計,盤面上共有定穎投控、聯合、元太、榮運、錸德、杏輝、長興、合機、王品、欣技、幃翔、東哥遊艇、六福、華碩等14檔,符合外資連續買超三日以上、期間加碼逾千張,且KD指標正向未過熱,股價站穩月線之上等篩選條件,可望延續外資掃貨力道。 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指出,聯準會(Fed)6月傾向暫停升息,市場人氣回籠,預估指數在6月中旬前維持高檔震盪,電子AI相關、非電解封商機,具基本面轉佳等利多題材股,將是多方重心。 定穎投控受惠車用比重提升,帶動今年首季毛利率創歷史新高,且汽車板中長期需求正向,近五個交易日一路獲外資買盤關愛,期間加碼8,601
【時報-台北電】美國參議院通過債限法案,只要交付總統拜登簽署,美債違約危機即可解除,美股受此影響激情演出,並帶動台股闖關前高,2日加權指數再刷新紀錄。台股專家建議,挾著資金潮利多,有台積電(2330)等17檔多頭排列強勢股,帶領台股再續揚。 美國債務上限初露和談跡象後,外資5月16日至6月2日飆速買超台股2175.99億元,計算自5月16日台股跳空上漲以來,台股上漲1,231.86點,漲幅7.96%,台股多頭欲罷不能。 展望下周台股選股邏輯,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等建議挑選技術面5、10、月、季、半年及年線多頭排列的個股為主。 所選出的個股再搭配股價站穩5日線且外資本周買超,依買超高低排序有台積電、仁寶、宏碁、廣達、飛宏、廣宇、晟銘電、和碩、康舒、微星、友訊、定穎投控、毅嘉、京元電子、日月光投控、聯合、明泰等個股,上述個股集中在AI相關的半導體、伺服器、電腦、散熱、封測及PCB等。 外資展開報復性買超護國神山台積電,其股價不但突破巴菲特防線,更已跨越2年線的反壓,統計從5月16日以來外資買超22.36萬張,持股升至72.61%,強勁的資金湧入,台積電以大漲小回的節奏推
台股上周維持「驚驚漲」格局,改寫波段新高16,752點,終場收在16,706點,周漲幅1.22%,華冠投顧分析師劉彥良表示,研判6月份將輪到櫃買指數落後補漲,投資人宜將本波漲多大型股陸續獲利減碼,轉往下半年營運前景看好的中小型股進行操作;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迅得(6438)、協易機(4533),再選入映泰(2399)、廣穎(4973)與大宇資(6111)。
【時報-台北電】中環(2323)走勢由5月中開始翻揚,股價由低點不到8元,短短二周已衝高至12.5元,波段漲幅超過50%,若用周線角度來看,更以出量連三紅強漲,帶動短均穿越長均黃金交叉向上,具有挑戰2022年1月前高13.8元的強烈企圖。 中環前四月累計營收23.11億元,且第一季轉虧為盈,單季每股稅後純益0.62元,營運出現轉機。董事長翁明顯日前表示,娛樂事業快速復甦,在通路、品牌擴張之下,今年成長動能看好,從產品面來看,光儲存領域市占率高達8成,穩居全球第一,還有更多新產品,而且走向高單價、高利潤策略,展望第二季獲利將會更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科技新聞中心)
[NOWnews今日新聞]回顧本週台股續揚201.86點,週線漲幅1.22%,連續第三週收紅,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台股5月在輝達(NVIDIA)帶起的AI熱潮之下,半導體族群領漲...
【時報-台北電】蘋果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6日登場,法人看好iPhone15新機拉貨效應本月可望陸續啟動,為台廠供應鏈下半年營運添動能,且台積電、仁寶、廣達、玉晶光等14檔蘋概股本益比(PE)低於大盤,法人近十日加碼買超,後市補漲力道可期。 COMPUTEX落幕,且輝達(NVIDIA)旋風帶動的AI概念股漲幅已大,隨著WWDC下周接棒登場,可望引領蘋概股題材發酵。法人指出,自去年消費性電子陷入庫存調整魔咒後,蘋概股便少有表現機會,多數個股股價位階偏低,在低基期及下半年旺季題材加溫之際,可望搭上WWDC順風車啟動補漲行情。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蘋果調整庫存動作漸近尾聲,而疫情三年來許多消費者也到了換機時間,加上iPhone15規格大升級,包括5G及AI等應用帶動,今年換機需求可期,蘋果WWDC有望帶動蘋概股重啟攻勢,將是下周台股關注焦點。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蘋果推MR頭盔可望激勵相關廠商,其中股價位處低基期、今年來漲幅相對落後如光學鏡頭、手機功率放大器(PA)等族群,更具補漲爆發力。 篩選三大法人近十日買超,且PE仍低於大盤的蘋概股,有台積電、仁寶、廣達、欣興、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4日專電)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堅韌,經濟在高利率壓抑下維持勁道。聯準會利率連10升後收手變數增加,就算官員6月決議暫停升息,下半年仍可能再度調高利率,以利通膨降溫。
市場分析:美國債務上限歹戲拖棚仍順利落幕,而美國4月PCE與核心PCE物價年比分別升至4.4%與4.7%,且5月服務業景氣仍偏強,使得利率期貨市場一度逆轉聯準會6月停止升息之預期,不過觀察近日聯準會官員發言立場,集體共識大致落於6月「跳過」升息,並持續觀察未來經濟數據,保留未來再升息之可能性,且年底前降息機率低,此外6月初公佈之褐皮書顯示,就業與通膨均僅稍趨緩,而短期商業展望略為惡化。
【時報-台北電】台股連三周收紅,累計漲點高達1,204點,指數3日收在16,706點,證券分析師卓楷偉認為,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暗示6月暫停升息後,即使美國區域銀行略有雜音,但影響甚微,且VIX恐慌指數持續在20以下徘徊,代表市場情緒偏向樂觀,有利整體投資環境;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凌華(6166)、麗正(2302),再選入美律(2439)、廣錠(6441)、杏輝(1734)與恩德(1528)。 上市櫃公司首季獲利近6,00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幾乎腰斬,年減48.64%,但台股並未因財報利空再向下破底,倒是底氣十足進行反彈行情,代表最壞情況已過,恰似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上季全數出脫台積電ADR,雖短期市場出現雜音,但股價很快回歸基本面,反應它該有價值。 世界衛生組織(WHO)5月初宣布解除新冠肺炎引發的全球公共衛生緊急狀態,雖不代表全球疫情結束,但疫情紅利近三年帶動的受惠股應嚴肅面對市場供需逆轉問題。 科技龍頭股帶動美股多頭走勢,輝達市值更是超越波克夏,躍居全美第五大,人工智慧(AI)新趨勢就是主流所在,科技類股更有剛結束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助攻。選股方面,電動車用高壓
生技業近年掀起的募資熱,不僅帶動產業洗牌,其中,全福、台睿、向榮、諾貝兒、達邦更因引進「富爸爸」,加速營運翻身。法人認為,新資金的挹注,可望為台灣生醫產業添加柴火,前進國際打世界盃。
【時報-台北電】台股多頭不滅,加權指數本周維持「驚驚漲」格局,興櫃市場本周各路題材股並起,由IC設計廠久昌(6720)飆漲近3成、榮登周漲幅之冠,連鎖餐飲集團老四川(2741)也勁揚22.61%,半導體、觀光族群分別代表電子、傳產兩大陣營吸納資金。 台股資金派對本周持續,加權指數漲幅則收斂,興櫃市場本周成交額則較前一周微幅降溫、達124.72億元,但單周繳出雙位數周漲幅個股仍有11檔,久昌、老四川、歐付寶漲逾2成,甲尚、瑩碩生技、晶鑽生醫、景凱、環拓科技、米斯特、凌航,漲幅則介於12%~19%之間。 美國聯準會(Fed)6月暫停升息呼聲再起、美債違約警報解除,在輝達(NVIDIA)帶動的AI熱潮及下半年旺季效應期待推升下,科技股持續擔綱台股主流;惟另一方面,上市櫃5月營收即將陸續公布,今年來業績表現亮眼的內需族群再度吸引資金提前卡位,解封受惠股成為資金另一大主戰場。 經歷一年庫存調整後,消費性電子近期市況見曙光,興櫃類比晶片廠久昌主要開發馬達專用與電流偵測Hall IC,應用於消費性、家電、工業設備及自動車領域,近期月營收逐漸回溫,連兩月呈年月雙增,4月營收刷新近兩年高,在投資人引頸期
【時報-台北電】鋁鎂合金機殼廠華孚(6235)公告營收,繳出最強5月營收成績單,單月營收達4.72億元,月減3.51%,年增52.3%,隨著新能源車輕量化趨勢顯著,以及預期新產能開出效應,市場預期華孚營收仍有高點可期。 5月受五一長假影響,工作天數少於4月,但華孚的5月營收仍寫下歷年同期最佳,單月營收達4.72億元,第二季4、5月營收合計達9.61億元,已超過去年第二季整體營收,累計華孚今年前5月營收達22.94億元,幾乎已做贏去年上半年營收,年增率達52.8%。 華孚日前已完成召開股東常會,公司在股東會上表示,車載業務已達營收90%,去年汽車市場約8,100萬輛,電動車就佔了約1,000萬輛,而今年第一季電動車的銷售量就超過200萬台,成長趨勢明確,且訂單能見度也長,因此公司將積極擴產備戰。 確立新能源車長期成長的趨勢後,華孚的擴產計畫隨之浮現,中國大陸安徽馬鞍山廠一期、二期已經完成,年產值約人民幣8億元,含山新廠也規劃年產值人民幣8億元,目前含山新廠的進度如預期推進,預計第三季完成,而明年第3季又有當塗廠完成,產能持續擴大。 此外,新能源車追求輕量化,機構件也有愈來愈大趨勢,10吋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6月暫停升息,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2日指出,儘管經濟數據仍疲弱,但資本市場不一樣,錢會往有機會的方向走,近日股市即大漲,若停止升息,國際熱錢將從現金移向風險性資產,今年下半年股市對熱錢的誘因將大增。 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舉辦「美國升息走勢對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影響及企業因應對策」研討會,由兩大金控、銀行及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解析國際經濟情勢。由於美國每月經濟數據反覆波動,鴿、鷹兩派辯論也多,經濟專家們認為,「現在每天市場開盤,都會出現新的說法」,尤其近日對於Fed是否6月升息的市場預測,天天都在變。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強調,現在看不出來Fed的動向,必須6月之後才有明顯的方向,現在要對下半年作出判斷,有它的難度,是現在經濟前景難測的最大問題。他也點名,若是台灣、韓國、越南和大陸今年第二季的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標)仍然不好,「將會是很大的問題!」實際上,中經院甫公布的5月台灣PMI僅41.3,是今年來第三度貼近40,中經院已判定,這次景氣低迷會拖的更久。 林啟超指出,貨幣政策向來有遞延效果,Fed升息已近尾聲,估計未來幾個月
【時報-台北電】由於美國的債務協商問題解決,大盤2日強漲194點,收復5日均線,並化解日KD指標高檔交叉向下疑慮,一舉突破近期高點,加上美5月就業數據正向,激勵美股走揚,市場專家看好台股多方氣勢得到支撐,6月將拚戰萬七大關。 法人表示,指數上檔壓力先看去年5月底周線高點16,811點,下一步再往萬七整數關卡挑戰,在電子股部份,聚焦AI概念、記憶體、充電樁、PC下游,以及5月營收亮眼個股,非金電則以航空、觀光餐飲、汽車、電力相關具表現機會。 凱基投顧分析,台股衝上萬六大關後持續強勢向上表態,AI題材熱潮不斷,帶動台積電、創意等AI概念股扮演近期盤面領漲指標。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美國經濟極具韌性,加上此波AI熱潮激勵台股表現超乎預期,看好AI有望支撐第四輪循環,並推升科技股迎來價值重估行情。(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昱光/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茂順(9942)5月16日成交爆量、股價最高衝到163元,惟盤整至今高點未過,因量能萎縮、跌破10日線,月線小跌破。2日外資買超245張相挺,收盤價155元、上漲1.3%,日KD來到低檔。未來觀察外資是否續挺,若能帶出量能,有機會上攻。 在漲價及兩岸產能順暢提升,且訂單能見度高下,首季稅後純益2.11億元改寫新高,季增18.54%、年增51.8%,EPS達2.54元,超出預期。投顧相繼調高茂順2023年全年EPS上看逾11元,同時將目標價調高到180元以上,評等均為「買進」。(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曾麗芳)
【時報-台北電】威剛(3260)2日舉行股東會,會中改選第九屆董事九人(含獨立董事五人),股東會亦通過民國111年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告,以及盈餘分配案,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2元。 新任董事包括陳立白、陳玲娟、保達投資公司代表人江淑靜、保達資公司代表人賴佳惠。獨立董事包括李聰榮、陳子錩、胡耀仁、胡白莎、胡競英。公司隨後舉行新任董事會,選任董事長,由陳立白續任。 威剛指出,2022年俄烏戰爭加速了全球能源價格上漲與高通膨問題,消費者生活成本大幅攀升也讓終端需求緊縮,各產業的庫存壓力更是雪上加霜。 威剛自2022年第二季即迅速調降記憶體庫存,搭配多元化且靈活的營運策略,在詭譎多變的市況中維持穩健的營運表現,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規模仍創下近12年來次高水準、達349億元,稅後盈餘為8.86億元。 除本業表現穩紮穩打,威剛也於2022年底順利連莊拿下第三屆運動彩券十年發行權。在第二屆運彩營運基礎與亮眼績效下,威剛將於第二個十年持續協助政府發展國內體育產業,也期望能為公司業外獲利,帶來正面挹注。 展望2023年,威剛指出,儘管短期內消費性需求仍受通膨干擾,但隨著記憶體上游原廠相繼宣布削減產能與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