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保衛戰 重演薛岳抗日傳奇

旺報【記者賴廷恆╱專題報導】 第16屆俄羅斯國際電影電視節日前在莫斯科閉幕,由67國近350部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脫穎而出,大陸抗戰電視劇《長沙保衛戰》獲頒評委會特別大獎殊榮。也讓張豐毅擔綱主演、「殲滅最多日軍的中國將領」──薛岳,以及他曾建議「把蔣介石當反革命抓起來!」等史實傳奇,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長沙保衛戰》重現抗日時期三次長沙保衛戰的悲壯歷史,導演董亞春曾執導《中國遠征軍》,製作群為《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原班人馬。張豐毅接演時感嘆:「看完劇本後,我覺得這部戲不接就會成為今生遺憾」,強調這部戲最吸引他之處,莫過於能飾演薛岳此一「傳說中的中國抗日第一戰將」。 效法岳飛 忠心報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隔年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6年薛岳生於廣東韶關樂昌,身為客家農人的父親為其取名「仰岳」,盼其效法岳飛成為民族英雄。日後他自己改名為薛岳,以示「不僅仰慕岳飛、更將身體力行」。 曾加入同盟會、考入黃埔陸軍小學的薛岳,保定軍校尚未畢業,即南下廣東、加入國父孫中山新建的援閩粵軍,1922年陳炯明、孫中山鬧翻開戰,薛岳保護國母宋慶齡自觀音山總統府脫險。1927年「412事變」前,他曾建議中共中央:「把蔣介石當反革命抓起來!」並曾多次參與反蔣戰爭,屬粵系將領張發奎麾下。 驍勇善戰 名震中外 1927年蔣介石清黨,薛岳改投李濟琛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國共戰爭前期、重為蔣介石起用,多次追剿、重創中國工農紅軍,有「紅軍一路跑,薛岳一路追」之說,不難想見當時紅軍視薛岳為「長征頭號敵人」。 抗日史上的薛岳以「能戰、苦戰、善戰」著稱,萬家嶺戰役幾近全殲日軍第101師團、第106師團,放眼抗戰八年絕無僅有;他自創「天爐戰法」取勝的第三次長沙大捷,為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盟軍對日首場勝仗,一役名震中外。1946年10月10日,薛岳榮膺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自由勳章。 小 靈 通 天爐戰法 薛岳曾表示,「天爐戰法」屬「後退決戰,爭取外圍」,於預定的交戰區域,構築縱深網狀據點的環形陣地,視敵變化而因應、殲敵制勝,「如爐熔鐵,又如煉丹,故名。」以長沙保衛戰為例,即誘敵深入以長沙為中心的主戰場,當作一個聚殲日軍的天然巨爐。(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