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悲劇增 家總:提升照顧者韌力

長照悲歌事件不斷,家總統計,去年經媒體報導的照顧殺人事件共十四件,死亡人數廿四人創下新高,部分原因在於經濟環境變差,照顧者身心俱疲。示意圖與新聞無關。記者林俊良/攝影
長照悲歌事件不斷,家總統計,去年經媒體報導的照顧殺人事件共十四件,死亡人數廿四人創下新高,部分原因在於經濟環境變差,照顧者身心俱疲。示意圖與新聞無關。記者林俊良/攝影

許多民眾照顧年邁的父母、身心障礙的手足,內心徬徨無助,充滿著無力感,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恐引發「照顧殺人」長照悲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最新統計一一二年經媒體報導的照顧殺人事件,共有十四件,為近六年來次高,但死亡人數高達廿四人,創下新高,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新冠疫情後,案件數、死亡人數大幅增加,與經濟環境變差有關。

去年高雄發生一起令人鼻酸的長照悲歌,長期照顧中風失智的母親、身心障礙的弟弟,一名女性無法外出工作,又未能申請到中低收入戶,無法獲得社會救助,最後疑似經濟因素,先殺死兩名失能家人再選擇自殺。另有一名住在嘉義市的女性於去年殺死了長期失能、臥床的老父親後,自殺獲救,但今年再度自殺,不幸死亡。

家總統計曾被媒體報導過的照顧殺人事件,近六年資料顯示,一○七年發生十六件,死亡人數廿人;一○八年八件,死亡人數十一人;一○九年至一一一年新冠疫情期間,發生件數、死亡人數均為個位數,不過,去年兩者雙雙上升,十四件長照悲歌,造成廿四人死亡。

一○七年長照制度上路,照顧殺人事件逐年下降,但疫情期間,被照顧者無法至日照中心、關懷據點,造成不少家庭關係緊張,疫情後又受到通膨影響,許多家庭經濟變差,不堪負荷,正是造成照顧悲劇事件一再上演的主因。

「面對這樣的事情,真是充滿遺憾。」陳景寧說,家庭照顧為複雜、專業的工作,往往一照顧,就是十年之久,對於經濟弱勢族群來說,坐吃山空,充滿壓力,政府有必要提升照顧者的「照顧韌力」,減少悲劇發生。

陳景寧指出,目前長照指標著重於失能失智者的身心評估,而缺少對於照顧者的心理評估,衛福部應該擬定相關指標,供照顧者自行評估,瞭解自己個性是否耐得住煩,以及壓力沉重時,是否容易情緒失控,如果自顧不暇,哪有能力照護旁人。

為此,家總積極推動「互助喘息服務」,已在五個縣市、十五個據點實施,希望能夠解放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呼籲,勞動部著手研議卅天長期照顧假,讓照顧者暫時專心處理家事,減輕工作及照顧的雙重壓力。再者,透過互助喘息服務,讓照顧者每周可以休息一天,再重新出發。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指出,不少上班族為了照顧長輩,而辭去工作,或提早退休,身心承受極大壓力,未來將針對照顧者擬定政策,研議照顧假,並規畫臨托、短托、喘息服務等模式,以減輕照顧者負擔及壓力。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價格不便宜但妹子超愛!他不解「1甜點」為何狂吸人潮 網秒懂:吃氣氛的
果斷放棄從醫!27歲高學歷正妹「轉職電工」 拍片爆紅年薪逾6百萬
回不去了?漢堡王「這品項」悄悄改變 他吃3次曝失望:特色都消失
獨/來台本該禁談「上海」、「繁花」…胡歌竟從頭提到尾 知情人曝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