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義閣獻演《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 名著經典融舊創新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長義閣掌中劇團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13日大稻埕戲苑獻演,這齣戲由團長高鳴緯主演,講述古典四大名著「水滸傳」的武松故事,劇情周旋武松、潘金蓮、西門慶之間,不僅傳承劇團第二代傳人經典「籠底戲」,更推出「室內彩樓版」,透過史料爬梳及戲劇詮釋,建立在地史觀,透過解構形塑特有的敘事語言,達到融舊創新。

長義閣掌中劇團表示,「水滸傳系列」不僅是劇團近年前、後場的重點培訓劇目,也是從第二代團長時期傳承的經典「籠底戲」,這次搬演《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透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藝術接班人計畫」,展現外台戲曲演員功底強化的成果,由世界派的耆老蕭添鎮擔任戲劇指導,這次北上公演,希望觀眾給藝師們鼓勵與指教。

長義閣掌中劇團指出,這次帶來兩種模式的《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13日週六下午2點在臺北大稻埕戲苑推出「室內彩樓版」,21日週日下午3點30分在嘉義縣朴子市配天宮,免費演出「廟口野台版」,呈現不同風格。

這次主要演員、現任團長高鳴緯表示,他並非布袋戲世家出身,少年不愛念書,後因介紹輾轉接觸到布袋戲進而加入「長義閣」,一頭栽入布袋戲,可說是因「掌中戲」而讓生命轉向,傳統劇場要走出一條路並非想像的簡單,他個人代表作有《忠義十九公》,希望不斷向前輩請益,增進自我技藝造詣。

這齣戲戲講述武松回鄉探望兄長,途經景陽崗,酒家警告武松崗上有虎傷人,武松不信,在崗上果遇一條吊睛白額大蟲。武松奮起平生之力以雙拳將虎打死,為當地老百姓除去大害。百姓推送武松遊街,縣令也安排衙內捕頭之職,遊街中巧遇武大郎兄弟相會,兄弟情深訴說近年事故,武大郎娶一妻潘金蓮,貧家女,父母雙亡,被賣入張大戶家為奴。

張大戶覬覦潘金蓮美色,故遭夫人妒恨,逼其嫁與武大。武大身材短矮以賣餅維生,金蓮卻在半生不由人後,最終與風流倜儻的西門慶偶遇,求助貪婪愛財的王婆;在王婆設計下,潘金蓮掉入紅杏出牆的情慾漩渦中,終與西門慶合謀用藥害死武大。武松聞訊歸來,直覺案情並不單純,明察暗訪後終於了解事實真相,乃手刃親嫂,再上獅子樓尋西門慶為兄復仇。

「長義閣掌中劇團」是臺灣僅存幾團擁有「獨立」後場的布袋戲劇團,2014年起與南華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招募民族音樂學系學生學習傳統戲曲後場音樂,透過「以戲養功」的形式,累積後場功底,培養一群職業後場樂師。

「長義閣掌中劇團」創團於1945年,傳承四代,2013年獲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連續20年獲選嘉義市傑出演藝團隊,並於2020-2022年入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長義閣掌中劇團《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講述古典四大名著「水滸傳」的武松故事。(長義閣掌中劇團提供)

《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劇中主要角色「武松」。(長義閣掌中劇團提供)

《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劇中主要角色「潘金蓮」。(長義閣掌中劇團提供)

《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劇中主要角色「西門慶」。(長義閣掌中劇團提供)

「長義閣掌中劇團」創團於1945年,傳承四代,是臺灣僅存幾團擁有「獨立」後場的布袋戲劇團。(長義閣掌中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