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豇豆罹萎凋病「見錢死」 高雄場推2.0版抗病根砧 抗病力逾96%、增產可達45%

臺語稱作「菜豆」的長豇豆,國內栽培商業品種以「三尺青皮」為主,此品種對長豇豆絕症「萎凋病」不具抗病性,導致種植面積逐年減少,15年來已近腰斬,但因萎凋病至今並無有效合法藥劑及防治資材可用,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因此投入開發抗病根砧,繼105年1.0版抗病根砧後,今(18)日再推出2.0版,嫁接抗病根砧嫁接苗抗病力達96%以上,產量還比未嫁接實生苗高22%至45%。

國內長豇豆種植面積98年曾達1,353公頃,但受到萎凋病威脅,產業衰退,至112年面積只剩714公頃;國內產地以高雄、屏東地區為主,占56%。萎凋病是土壤傳播病害,長豇豆若罹病,維管束會被病原菌阻塞,造成水分、養分無法傳輸,全株枯死,在現況沒有有效防治資材下,農民只能透過水旱輪作等方式加以防治。因「三尺青皮」常在植株開花及採收初期罹病枯死,讓農民全無收成,又被稱為「見錢死」。

萎凋病病原菌造成長豇豆維管束阻塞。(圖片提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萎凋病病原菌造成長豇豆維管束阻塞。(圖片提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長豇豆萎凋病常造成全園廢園。(圖片提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長豇豆萎凋病常造成全園廢園。(圖片提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日舉辦「根越強,欉就越勇──長豇豆抗病根砧2.0」記者會。(攝影/游昇俯)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日舉辦「根越強,欉就越勇──長豇豆抗病根砧2.0」記者會。(攝影/游昇俯)

高雄農改場場長戴順發表示,高雄場自100年起投入抗病根砧開發試驗,105年率先推出3支抗病根砧,至今使用其嫁接苗栽培面積約20至25公頃;因萎凋病病原菌可能隨時間變異、根砧抗病力衰退,高雄場持續收集種原、篩選抗病根砧,再從自國家作物種原庫、亞蔬中心及商業品種所蒐集322個種原中,透過病圃建立,種原篩選及嫁接評估,再找出2.0版抗病根砧2支。

2.0版抗病根砧找到抗病豇豆品系作為根砧,以長豇豆「三尺青皮」作為接穗,嫁接成為嫁接苗。2.0版嫁接苗在病圃定植4個月,罹病率僅2%至4%、抗病力逾96%,比1.0版嫁接苗罹病率7.9%,抗病力更加提升;2.0版嫁接苗產量每分地630至749公斤,比未嫁接苗516公斤增產22%至45%,增產效益也比1.0版嫁接苗增產8%來得高。

2.0版抗病根砧找到抗病豇豆品系作為根砧,以長豇豆「三尺青皮」作為接穗。(攝影/游昇俯)
2.0版抗病根砧找到抗病豇豆品系作為根砧,以長豇豆「三尺青皮」作為接穗。(攝影/游昇俯)
抗病根砧嫁接苗生產的長豇豆,品質無異於一般實生苗長豇豆,豆莢品質表現甚至稍好。(攝影/游昇俯)
抗病根砧嫁接苗生產的長豇豆,品質無異於一般實生苗長豇豆,豆莢品質表現甚至稍好。(攝影/游昇俯)

高雄農改場旗南分場長黃祥益指出,屏東地區農曆年後天氣回暖即可種植長豇豆,大約定植7、8周即可採收,連續採收期可達3、4個月,但因後期產量下滑,藤蔓攀爬、人工管理成本高,農民可能提早重新栽培,一年有機會做到兩期作。

黃祥益說,長豇豆栽培農民有以種子種植,也有種苗業者供應實生苗,實生苗每株2、3元,抗病根砧嫁接苗每株則要8元,以每分地種植400株計算,使用抗病嫁接苗成本雖會增加約2千元,但長豇豆價格端午過後還有每公斤50元,節前甚至一度高達150至180元,嫁接苗成本支出占比小,且2.0版嫁接苗可以增產達45%,加上植株罹病可能就無收,投資抗病根砧嫁接苗還是划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