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就吃三年!」華碩看好哪一點拚AIoT?
華碩電腦今年受惠於疫情宅經濟,上半年就賺進快三個股本,最近仍投資動作頻頻,只為跨界工業電腦。而該領域不乏競爭力十足的老將,華碩為何有自信「開張就吃三年」?
華碩近年劍指「工業電腦」,而今年更積極投資布局。繼2月宣告斥資15億元入股工業電腦代工廠瑞傳30%股權,且不排除再增加持股。
緊接著半年後,8月再砸30億元在台自建智慧工廠,打破了2008年與和碩分家後,專注於品牌的模式。工廠預計年底完工,支援少量多樣的工業電腦產品製造。
「我聽到30億這個數字,壓力還滿大的」,華碩副總經理、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共同總經理張權德指出,「華碩可是非常、非常謹慎的公司。」
原來,華碩每年資本支出總額約莫數十億元,30億元投資智慧製造,幾乎是近年最大單筆投資,顯見經營層的殷切期待。
但令人納悶的是,受到疫情帶起的宅經濟,華碩的本業順風順水,電競事業、個人電腦都大幅成長,連虧損多時的手機事業也轉虧為盈,今年上半年淨利達211.6億台幣,同期EPS為28.5元,等於上半年就賺了快三個股本。何以又想投入市場相對小的工業電腦?
張權德透露背後玄機:原來工業電腦與AIOT的生態是「三年不開張」,需費時耕耘。但可期待之後的「開張吃三年」,帶來長期的業績貢獻。
華碩副總經理、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共同總經理張權德。華碩提供
施崇棠親下令,追進AIOT發展
談起最初起心動念,他表示,其實是因為兩年前投資的AI人工智慧、物聯網相關產品逐步成長,讓團隊意識到需要產能支援,才有收購瑞傳、自建工廠之舉。
兩年多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觀察到AI運算、大數據分析技術逐漸成熟,便下令加強發展人工智慧(AI),且與物聯網(IoT)整合成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
因此,華碩陸續成立相關部門,其中AI部門更達200多位工程師,人數在台灣企業中名列前茅。而目前更已有初步成果,如,在德國最大超市,導入AI排程生鮮產品補貨、庫存、員工排班,華碩另也推出工業、醫療應用相關產品推出。
據了解,華碩內部已經訂下積極成長目標,而施崇棠也給了相關部門「做到第一名」的壓力。
不過,才剛起步,做到第一名談何容易?攤開台灣前十大工業電腦廠,每一家幾乎都有2、30年以上歷史,早累積不同客戶與經驗,並在各領域獨霸一方。對於初入市場的華碩而言,經驗不足是為痛點「我們不可能再花30年累積經驗,」張權德坦言。
占下游優勢,把供應商變客戶
即便如此,華碩還是得開拓客戶,於是,張權德則把腦筋動到了供應商上,從自身熟悉的領域下手。
華碩固定會從某供應商,收到數萬件筆電機殼。由於華碩沒時間一件件抽查,過往只要被抽到一件不合格,就整批退貨。供應商老闆對頻繁退換貨不勝負荷,抱怨連連。
對此,張權德靈機一閃,從供應商痛處,竟發想出商機。也就是華碩乾脆自行開發專用工業電腦,以AI檢測產品瑕疵,再把這套檢驗系統賣給供應商使用。
如此一石二鳥:華碩既可以確保到貨的零件品質,還把供應商變成自己的客戶了。
有了成功經驗後,張權德決定將這個成功模式複製到AIoT產品,此目前正積極開發工業用產品,希望提升電子廠組裝的效率。
除了創新的商業模式,華碩更有強大底氣:作為最下游的品牌商,包含主機版、筆電、手機在內,年營收規模高達4000億元,龐大的上游零組件、代工廠,成了自家AIoT產品的出海口。此外,若上游廠商效率、良率提升,也將提高華碩產品品質、或降低生產成本。
泛華碩大聯盟,打團體戰
華碩過去十多年來,曾陸續入股不少工業電腦公司,儘管持續與子公司共同採購料件、技術交流,但尚未有顯著商業上成功的合作案例。
但如今華碩加強發展AIoT,則開始頻繁借重子公司、合作夥伴經驗來加速進入市場。目前華碩與研揚、瑞傳、振樺電、艾訊等工業電腦廠積極合作中。
張權德指出,華碩可以學習子公司經驗、共用其海外技術服務據點,而華碩則可以介紹代工訂單給子公司、分享產業動態,讓各廠得以超前部署。
在華碩入股瑞傳後,張權德也兼任瑞傳共同總經理。他指出,華碩自建工廠,不會與聯盟中如瑞傳等工業電腦代工廠衝突。他舉例,瑞傳擁有醫療認證,可以直接生產醫用電腦產品,但無法生產特定種類伺服器,這時華碩的自建工廠就能幫上忙。
一位業界人士則觀察,華碩近年確實對工業電腦十分積極,而工業電腦廠若有「母雞帶小雞」效應:由龐大集團在通路、採購、製造上互助,能達到很大的優勢,如鴻海與旗下的樺漢,或華碩與旗下的瑞傳等。
市場需求部分,工業電腦中長線商機可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陳俊宇則點出,工業電腦市場儘管近期仍有缺料疑慮,但中國新基建計畫的工業升級等需求「未來兩三年會很明顯」,此外,歐美市場復甦,也將拉升零售等工業電腦需求。
不過,陳俊宇也提醒,工業電腦是少量多樣、「很破碎的市場」,對新進者而言,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夥伴至關重要,此外,也要創造誘因,設計分潤機制來吸引夥伴加入,才更可能成功。
「AIoT已是華碩明確發展方向」,張權德暗示華碩將有更多投資計畫,現在的自建工廠,將「不會是華碩唯一的製造中心」。
華碩對內整合資源重拾製造,對外則收攏夥伴截長補短,已準備好迎接AIoT大潮。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