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後3年賣不出… 諾獎得主吉野彰 曾因鋰電池銷量傷透腦筋

三名在鋰離子電池發展上有卓越貢獻的化學家,9日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由於鋰離子電池體積小又能儲存高電量,現在已被廣泛應用於3C產品等日常生活中。然而今年的化學獎得主之一、71歲的日本學者吉野彰(Akira Yoshino)回憶說,開發出鋰電池後起初三年都賣不出去,身心很沉重、備受折磨。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在被告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後,吉野打電話聯絡妻子,因沒太多時間講電話,只告訴妻子「決定了喔」,他妻子竟驚嚇不已。

吉野說:「像是鋰電池這種裝置類研究,一直都輪不到得獎機會,但如果時機到來的話,絕對可以獲獎。沒想到竟然真的就得獎了。很久以前就聽說如果諾貝爾獎快公布前,會有電話打進來,原本在想斯德哥爾摩那邊的人可能不知道我是誰,但他們真的調查得很詳細。」

有關今後展望,吉野認為,鋰電池能蓄電是最基本功能,如果普及,發電技術就更容易普及。身為研究人員,思考今後要與再生能源做結合,一定要利用新的發電系統才行。

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共同獲獎的美國德州大學教授古德諾時,吉野表示,已超過90歲的古德諾仍在德州大學從事最尖端研究,自己一年約一次在德州會晤古德諾,古德諾把他當兒子般疼愛。

吉野說,開發鋰電池後起初三年完全賣不出去,精神上、肉體上壓力都很很大,但他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鋰電池與IT(資訊科技)革命一起成長,今後重要的是,對於環境問題,鋰電池是否能提供適當解決方案。

吉野說,鋰電池問世後,廣泛被應用於手機,但他本身對手機有抗拒感,直到最近並沒把手機帶在身邊。手機這種很方便的工具,鋰電池發揮了作用,這是無庸置疑的。

吉野認為鋰電池應用於電動汽車等勢必會有更多進展,如果要將鋰電池應用於新用途、新領域時,必須進行技術改良,但關於鋰電池還有很多未知事項。

吉野生於大阪府吹田市,於京都大學大學院(研究所)畢業後,進入旭化成,除了擔任電池研發部門負責人以外,前年也開始在名城大學擔任教授。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華裔一家四口滅門案 5年未偵破 警尋新線索
秋季暴風雪來襲 氣溫恐急降60℉
洩軍機給女友…曝光中國在南海部署飛彈 反恐分析師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