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拚成長 凱基銀明年資產要破兆元、凱基壽要壯大業務員通路

中華開發金控今(28)日下午舉行第一季法說會,揭示主要子公司凱基銀行要拚資產成長,目標明年要突破1兆元;核心子公司凱基人壽則要壯大業務員通路,目標3年內對初年保費(FYP)的貢獻要大增至60%。

回鍋出任開發金控總經理的楊文鈞,身兼凱基銀行董事長,他一開場就談及,必須讓各個子公司增加資產規模,尤其是銀行和投信子公司,「我認為對這兩個單位,在短期內,資產成長比獲利成長更重要。」

資產8351億到1兆 凱基銀目標1年大躍2成

凱基銀行今年3月底資產規模約8351億元,明年資產規模要破兆,等於要以大約2成的幅度快速增長。楊文鈞說,凱基銀是當前金控業的子銀行當中,資產規模最小,必須在所有業務層面增加資產規模,包括:大型企業、中小企業,以及與企業主有關的消費金融和財富管理業務。

他說凱基銀將加重投資,包括:培養及招募員工、金融系統開發及產品多樣化,「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控制成本,但經營的優先目標是資產及營收的成長。」

凱基銀行總經理許維銘也談到,目前策略方向就是積極擴大存放款規模,舉例來說,母公司開發金的廣大股東客群都比凱基銀的客戶數還多,為該行希望積極經營的目標潛在客群,「我們期待銀行的總資產能夠在2025年突破1兆元,以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

許維銘說,金融機構追求放款資產成長的同時,依規定須提列放款呆帳準備,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凱基銀的獲利,但當放款達到一定的規模經濟之後,衍生的跨售及手續費收入就可以創造可觀的獲利,「我們期待凱基銀的表現可以先蹲後跳,一季比一季還好。」另外,凱基銀也申請設立香港分行當中,以提供更完整的境外產品。

凱基銀首季淨收益39.54億元、年增16.0%,主因手續費淨收益年增50.7%,尤其財富管理業務年增55.9%。首季存放利差2.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2.04個百分點微增,首季淨利息收益率1.32%,較去年同期微減0.01個百分點。另外,首季Swap收益約7億元。

許維銘說,凱基銀今年將加大力道在放款資產成長,該行今年3月底總放款餘額年增約9%,其中,無擔消費貸款年增約17%、大型企業放款年增約10%、房屋貸款年增約8%。

凱壽壯大業務員通路 CSM要雙位數成長

開發金首季稅後純益82.14億元,凱基人壽占62.7%,為最大獲利引擎。楊文鈞說,凱壽須進一步發展業務員通路,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此外,考量資本市場重大改變,須投入更多資源,以確保投資能力能因應當前的新環境。

凱基人壽總經理郭瑜玲談到,凱壽有3個策略主軸,首先是壯大自有通路占比和保費收入成長,自有通路指業務員部隊,她說,業務員通路占公司初年保費比率將從現階段42%提升到60%,「這應該是我們3年的目標」。

郭瑜玲解釋,業務員主要銷售高價值與保障型保單,可進一步提升凱壽的CSM,希望業務員通路占比拉升下,凱壽的CSM可有雙位數成長。凱壽首季VNB僅年增約2%,去年CSM年增約5%。

第二個策略主軸是IFRS 17與ICS新制度的接軌,為了接軌國際制度,凱壽以商品轉型及強化自有業務員通路為核心策略,持續提升CSM,創造長期價值,且有專責單位推動接軌工作。

第三個策略主軸是要提升凱壽的投資收益率,過去在海外股權投資,尤其是另類投資的占比相對壽險同業要小,績效表現也不錯,未來將提高這部分的投資占比以提升投資收益率,並持續增加外幣保單比重、降低避險成本,以提升整體投資報酬率。

法說會也公布凱壽去年底每股隱含價值(EV),以開發金目前流通股數計算,每股EV為25.5元、年增15.0%。凱壽每股EV為25.5元,可以想成對開發金每股價值貢獻了25.5元。

其他子公司方面,楊文鈞說,凱基證券的優先策略是鞏固國內領導地位,並繼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海外市場需要善用香港和新加坡平台,「我們在那裡看到了在財富管理、經紀業務及期貨期權交易方面,有很大的成長潛力。」

至於從事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管理的中華開發資本,楊文鈞說,在台灣,希望繼續與大型企業、政府單位及高淨值客戶合作,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我們的投資重點包括科技、醫療、綠能以及智慧的基礎建設」。

在海外,開發資本希望利用台灣的產業優勢,繼續與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最好的私募股權和創投經理人合作。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