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新款無人機測試! 國內估20、30年軍用無人機產值達400億

地緣政治衝突不斷,也助長了軍備市場--特別是軍用無人機。印度的市場調查公司,近期估算,到了2030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7543億!這個趨勢,也鼓舞了國內廠商,力拼同一時間,達400億產值。這包括了周邊產業鏈,和積極研發製造新機種。

圖/TVBS
圖/TVBS

新型無人機再次展開飛試。

測試人員:「5米7米10米。」

垂直起降高度一路爬升到50公尺,動力轉向開始平飛。

測試人員:「22272830。」

機型名稱還沒完全定案,但能確定的是,它和中科院一干軍用無人機,系出同門。

碳基科技董事總經理鍾文隆:「我們對於中科院來講,我就是交一台完整的飛機過去,這整台飛機的機體的架構,它就是一個複合材料的,也就是我們公司最擅長的部分,中科院會去安裝它們的系統,然後進行飛測。」

軍事記者葉郁甫:「以眼前這台垂直起降無人機為例,它的目標就是要完全地符合軍用規格,但你能想像嗎,它輕巧而強韌的主樑結構,竟然是由上百片,這樣子的碳纖維所組成。」

取出碳纖物料經過電腦裁切,貼上模具接著抽真空,送進熱壓爐高溫壓製後,依照設計藍圖裁切組裝。

碳基科技董事總經理鍾文隆:「那比如說我們的飛機的腳架,我們會用灌注的,那機體的零件基本上90%以上,都是用熱壓爐的。」

小至攻擊型的劍翔,大到被稱為台版死神的騰雲無人機,乃至於正接受密集戰測的銳鳶二型,機身全都由此誕生,但是要一手包辦無人機產製,其實不合乎成本和效益。

圖/TVBS
圖/TVBS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一架無人機可以分為它的材料面,就是大家常說的碳纖維,第二個是石墨烯,那第二大部分就是航電系統,那第三部分是微機電,像說它上面這個旋翼機的驅動馬達,第四個是儲電的電池,那這四大類,台灣其實都有不錯的基礎。」

術業有專攻以這間科技廠為例,強項在於複合航材,結合各領域所長的過程,也催生產業鏈。

碳基科技董事總經理鍾文隆:「對於軍方就是機體的製造,系統一定是它們做,但是對於一般商用的,或者是比較低階的無人機,那我們會尋求各個廠商的整合,你的酬載你的動力系統,我們的機體的部分,我們的資料鏈的部分,各方面我們會去尋求符合MIT。」

產值隨著綜效而倍增單看碳纖維,根據印度市場調查公司「ResearchNester」推估,到2035年底市場規模有望突破新台幣2180億,連帶讓從現在起算的複合年成長率上看8.5%。視野再放大到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去年143.5億美元的規模,被預計六年後再擴大到新台幣7543億,不過大環境成型已久,台灣想分食大餅,除了緊跟腳步,也必須試著結合優勢。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AI無人機目前看來,它是非常難去做干擾的系統,所以目前來看,AI無人機應該是趨勢,緯創入主經緯航太,你現在看到了投資的實力,現在主導的方向就是AI無人機,當然這個也有門檻,你相關的模組你的辨識系統,你的資料庫都必須要相當完整。」

能否在軍用無人機趨勢中另闢商機,專家建議,除了連結興起中的AI技術,也要觸類旁通。

圖/TVBS
圖/TVBS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航空業是用碳纖維的大宗,那其次才會是無人機。」

碳基科技董事總經理鍾文隆:「低軌衛星它是一個,外面是要包很厚的一個複材,三明治結構,在ESG部分我們在回收料的部分,會用在(無人機)次結構,再來無人機出來要很多飛手,這些部分的人力所以都滿缺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朝著,跟一些學校的合作發展。」

民間興辦飛手培訓班,風向漸趨明顯,其實軍方早從今年第二季,就委外成立訓練中心,不過成效仍待累積。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在我看軍方並沒有完整的配套,所以在(無人機政策)執行上,應該要去做主導的方向,而不是由商業來主導軍方。」

不分軍規或商規,無人機與周邊既然目的是軍用,確立需求是當務之急,以利防務找契機,也為產業帶動商機。

更多 TVBS 報導
AI推升用電 經長:推節能方案滿足至2028年新增需求
5分鐘到饒河夜市!輝達台分公司傳搬到「南港」
黃仁勳演講點名17所大專院校 輔大揭密合作關鍵
台版薩德? 國造「強弓系統」助弓三飛彈進化 美軍火商關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