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圓山坑道」 全台第一座戰時指揮所

全台第一座「戰時指揮所」,就藏身以前的兒童樂園的地底下!這個神秘兮兮的軍事重地,現在開箱了!一起來看。

防空警報穿越一道道防爆門,通過幽暗的隧道,眼前是國民政府時期最機密的「圓山指揮所」,Open house Taipei總顧問李芝瑜:「這個防爆門其實是非常厚的。」眼前畫面猶如電影中的地下堡壘,圓山坑道過去從未開放給民眾參觀,隨著軍事設施撤走,人事已非,地下坑道就沉睡在兒童育樂中心舊址地底下。

記者林耿賢:「接下來我們到的地方,是圓山坑道最核心、也是最底層的地方,也稱為指揮中心,畫面上可以看到這裡有電腦室,所有的電腦都會擺在這裡,另外一邊隱約可以看到有一個投影幕牆,當要發布空襲警報時,所有官員就會聚集在這裡開會,並且同時發布防空警報,因為這裡是最底層,也是最堅固最核心的地方,另外一邊可以看到有個逃生出口,最主要是要讓官員們能夠緊急疏散。」

坑道內設置多處緊急出入口,能快速通往基隆河銜接到松山機場,充滿傳奇色彩,最先是日據時期打造的副坑道段,接著國民政府來台後擴建主坑道,全長200公尺,裡頭有戰備指揮中心、記者室、寢室,網路謠傳藏著黃金,賣個關子讓市民來一探究竟。

坑道的另一大看點還有這,記者林耿賢:「圓山坑道有不同的時空背景,現在這個空間可以看到是矩形的(坑道)空間,日治時期就已經打造,史料並沒有太多記載,我們拐了一個彎可以看到,接下來的空間是圓弧形的坑道,是國民政府來台時候建造,也是戰時第一個指揮所。」Open house Taipei總顧問李芝瑜:「接下來可以往這邊走,就是馬蹄形的部分。」記者林耿賢:「馬蹄形坑道是最後打造,也是最堅固的一段,當時被當作台北市民防指揮部。」

「打開台北2022」活動即將展開,北市觀傳局第一次讓坑道重見天日,台北市觀光傳播局長劉奕霆:「希望過去有在這個坑道曾經服務過的人,能夠提供我們很多故事,讓我們來了解這段坑道還有什麼樣,我們過去所不為人知的歷史。」

根據文史資料,台北市目前還有蟾蜍山坑道、士林坑道,礙於軍事機密無法曝光,這回的圓山坑道已被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隨著濃濃軍事民防色彩的坑道開啟,要帶領民眾穿梭時光,了解歷史、回到過去。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多《鏡新聞》報導
【獨家】付費燈箱廣告遭強制下架 北捷、廣告商:依規處置
救護車駕駛衝現場搶命 到場心碎「死者竟是寶貝兒子」
癡情球迷棄買房! 只為飛卡達看梅西世足賽最後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