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市場轉型考古文化館 迎古蹟回花蓮

【張國興 花蓮壽豐】

從日治時期至今,花蓮地區累積了豐碩的考古成果,包括太巴塱部落,祖屋雕刻柱和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不過現在都放置在外縣市的博物館,為此花蓮縣政府,在壽豐鄉設置考古文化館,要讓這些出土自花蓮的古蹟重回花蓮。

這座位在壽豐鄉豐山村的建築,前身是豐田市場,但現在已經閒置,未來它將轉型成為花蓮縣古蹟研究和展示的空間,要將流落在外的古蹟迎回花蓮。

花蓮縣文化局長 陳淑美:「除了文資局,原來所要求的典藏跟研究以外,我們又加入了展示,比如說巨石文化、玉文化、淘金文化,然後製酒文化。」

花蓮目前流落在外的,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博物館內的太巴塱部落祖屋雕刻柱,以及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內的,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考古文化館設在壽豐,居民也希望能藉此帶動地方經濟。

壽豐鄉長 張懷文:「我也希望這個就業機會,一定要留在我們壽豐鄉,周邊的商機,我們同時也會來考慮到這一點,我們豐田有最好的豐田玉,我們也希望能夠呈現在我們的周邊,也希望能夠帶動商機。」

文化局表示花東的考古遺跡,可以追溯到2萬7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目前為止,花蓮的古文物累積共有2000多箱,內容非常豐富,待整體改建工程於108年完工後,考古文物將會在這座全國首座縣級考古資源中心,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