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宗述作品集《碧潭夢影》 展現國學深厚底蘊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已故政治、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閔宗述作品集《碧潭夢影》,由洪惟助教授主編,集結閔教授書法、篆刻、繪畫、詩詞、散文等作品,還有與師友往來書信,呈現多元優異的文藝天賦與素養;張曉風、王文興、王偉勇、廖令德等4位名家也發表懷念之作,加上胞弟閔宗遠永念兄長的紙短情長,更顯兄弟情深,該書問世堪稱臺灣文化盛事。

國文天地雜誌、萬卷樓圖書出版《碧潭夢影──閔宗述作品集》今(19)日擇定紀州庵舉辦新書發表會,前東吳大學教授張曉風、前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王文興、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張堂錡教授、東吳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恆嵩教授等人,以及閔宗述之弟閔宗遠等人皆出席。

《碧潭夢影》主編洪惟助教授表示,閔宗述(1933-1998)家學淵源,為閔孝吉教授之子,高中展現優異文藝天賦,畢業於建國中學,進入國防部當文職人員,後來所有文職人員一律改為軍職,成為職業軍人,經過6年多才退役,1963年考進中國文化學院,結果兩人變成同班同學,班上許多人文學藝術的追尋都受到薰陶,後來成為詩詞、書法、篆刻專家。

主編洪珊慧表示,《碧潭夢影》收錄多元藝文創作,不僅看出閔宗述個人廣泛興趣與文藝素養,這種全然「手工藝」的治學精神,在21世紀充斥複製貼上的年代,顯得格外珍貴特殊。

該書收錄懷想、紀念閔宗述的文章,王文興教授小時候是閔宗述的鄰居,他透過《懷仲園》回顧自己從小學到初中成長時期,如何受到對方影響,開啟閱讀與藝術品味的視野。張曉風教授就讀東吳大學中文系,受教於閔孝吉,常趨閔府請益,所撰寫《閔老師與小閔老師》,記述她與閔宗述在文學與學術交流。廖令德《懷念宗述》,可窺見同窗交往情誼,王偉勇《悠波閣詞賞析》則是對詞作的欣賞剖析之文。

《碧潭夢影──閔宗述作品集》新書發表會,張曉風、王文興、王偉勇、廖令德等名家出席發表感言。。(記者黃朝琴攝)

閔宗述教授之弟閔宗遠,出席兄長作品集《碧潭夢影》發表會。(記者黃朝琴攝)

《碧潭夢影──閔宗述作品集》19日擇定紀州庵舉辦新書發表會。(記者黃朝琴攝)

《碧潭夢影──閔宗述作品集》該書問世堪稱臺灣文化盛事。(萬卷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