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獅漁引來陸媒 記者變新聞

旺報【記者潘維庭╱專題報導】 1991年8月12日,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為了「閩獅漁事件」到台灣採訪,成為首度來台採訪的大陸記者,到了桃園機場,被上百名記者包圍採訪,他們在台灣待了10天,除了報導這起兩岸漁民間的漁事糾紛,還在台中遇到台獨支持者抗議,被拿大棍子砸車、扔雞蛋,兩人成了那幾天的新聞主角,卻也在夜市與漁港被認出,親切問候,感受濃厚的台灣人情。 40多年的隔絕,她踏出機場時感嘆,「這一步,走得非常的艱難。」 在2006年的一場訪談中,范麗青回憶,當時得知來台的採訪任務心情激動,出發前一天失眠,一出桃園機場的空橋,無預警看見一兩百個記者,黑壓壓的一片人在那裡擠著等著採訪,短短一百公尺走了40分鐘,他們兩人和來接待他們的《中國時報》總編黃肇松、副總俞雨霖,四個人被麥克風和鏡頭圍得密密麻麻。 當時台媒連日大篇幅的報導,他們走到哪都被認出。范麗青回憶,離開台灣時還有人跟他們開玩笑,說范麗青呀,妳來選我們立法委員都沒問題了。 震驚 兩岸民眾的隔閡 郭偉峰則說,當年他和范麗青到台灣的時候確實很震驚,震驚的是兩岸民眾的隔閡。當時台灣大部分新聞工作者沒去過大陸,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記者拿著一瓶可樂問他:「郭先生,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他認為這個問題很沉重,42年的隔閡,使這瓶可樂意味著不是可樂,是意味兩岸民眾無從相互了解。 范麗青形容,一路上採訪,印象最深的有兩方面,一個是台灣民眾的熱情,很多人寫信、打電話來,媒體當時形容他們像大陸來的貓熊,但他們更自覺像飛過海峽的「春燕」,預示兩岸新聞交流迎來了新的春天。 交流 記者必須走前頭 但也不全然是歡迎之聲,在台中,他們被台獨支持者示威抗議,她回憶,他們坐在《中國時報》的採訪車上,抗議大棒子都打到車上,她認為,這如同兩岸交流,都是那麼「平靜又不平靜」,因為民意而發展,卻又受到干擾而遇上風波,不過「民意一直走在前頭,有那麼多的新聞事件發生,才有我們新聞記者必須去親歷採訪。」 (六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