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淡水陸男曾任中共海軍艇長!管碧玲揭背景

海巡署北部分署昨(10)日獲報在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有一名大陸偷渡客,隨即到場並逮捕一名阮姓大陸籍人士,引發國安疑慮。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表示,這一次比較不一樣的是「人不一樣」,該名陸籍男子比較斯文,衣著比較體面,而且經歷比較特殊,他曾經擔任海軍而且還做過艦艇艇長,國安的系統也會仔細的來介入偵查。

對於中間是否大船來接應,管碧玲在立法院受訪時說,當然不排除任何可能,但是目前所偵查的狀況,比較傾向於是直航,直航是更有利於大陸做測試的,用這樣的小船,測試說直接航行過來的可行性如何。

管碧玲說,在他的通信系統裡面所看到的照片、離所離港的時間,以及在海峽中線的時間,相較來講是符合的,另外,與相差54海里左右的距離來講,用油的狀況也是符合的,這個人其實他把他的航移記錄都刪除,刪除到只剩下很少的一兩個點,從照片上面來看,速度、距離來看以及用油情況,從這些事證來看,它比較會是一個直航。

管碧玲指出,「他不會把他的目的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完全有賴於我們的偵查」,當然以過去的案例來講,偵查的手段,不一定能夠看到真相,但是以長期累積的案例來講,不排除這是一種測試,因為以過去這一年多以來的18個案例來看,經常說辭是一致的,都說他們要來投奔自由、嚮往台灣自由的生活,要來台灣生活。

管碧玲也說,這一次比較不一樣的是「人不一樣」,過去很多這樣的案例來的時候,比較像是他們臨時找到的人做的事情,但是這一次所看到的這個人,他比較斯文,衣著比較體面,而且經歷比較特殊,他曾經擔任海軍而且還做過艦艇艇長,國安的系統也會仔細的來介入偵查。

管碧玲說,「這一次的破口,我們感到非常的遺憾」,尤其是在這麼重要的港口,未來在配置上,必須要配置更有經驗的同仁在手這麼關鍵的點,未來都是必須要痛加改進檢討的地方。

管碧玲也強調,科技服勤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次新的內閣一成立的時候,她馬上提出海空一體的要求,海巡需要增加空中的量能,以這一次來看,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從6海里的時候就通知守望哨請他辨識,守望哨說因為有30艘船無法辨識,從1.5海里的時候請他辨識的時候,還是說看不清楚無法辨識,如果有空中的量能,無人機可以迅速的去予以辨識,這樣的事情就可以減少與避免。

她說,雷達只有光影而沒有影像,會造成辨識不足的問題,熱顯相儀因為有影像,可以更補充雷達的不足,另外就是空中的量能他能夠更迅速,因為海域非常廣大,離這艘船最近距離的船是在富貴角外海,大概距離14海里,這艘船是35噸艇,就算過來也沒有飛機空中的量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去辨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