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在家不會得腸病毒?防疫醫師與知名網紅解惑

為提高民眾對傳染病的認識,衛福部疾管署推出一系列「防疫醫師來午餐」臉書直播單元,由觀眾提問、醫師解惑推出有獎徵答。今日第一集邀請知名網紅HOWHOW提問,破解常見的腸病毒迷思,如「腸病毒是吃壞肚子造成嗎?」、「關在家裡,就不會得到腸病毒?」,吸引逾1.6萬人次觀看。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於今日直播影片中,與網紅HOWHOW共同替民眾解答,短短30分鐘的影片,介紹腸病毒傳染途徑、症狀、重症危險徵兆與預防方式,網友也於直播留言參與有獎徵答,並提出多項迷思。

蘇家彬解釋,時常有家長聽到「腸」病毒,直覺聯想症狀會拉肚子,其實並不會,而是病毒由口入後,會在腸道內繁殖擴散至全身,形成不適症狀,會出現發燒、手腳產生水泡等症狀,但不會腹痛、腹瀉,與腸胃道疾病毫無關聯。

也有民眾認為,腸病毒流行季時,只要盡量避免帶孩童外出,將孩童關在家,就比較不會接觸到病毒。但蘇家彬說,腸病毒會透過接觸、環境汙染傳染,即使孩童足不出戶,但父母從外面帶病毒回家,返家後沒有洗手就接觸孩童,或孩童的絨毛玩具沒有消毒,有其他罹患腸病毒的孩童接觸過,病毒就有可能會再傳染給下一個孩童,提醒家長返家要接觸孩童,必須先洗手、更換衣物。

蘇家彬也說,腸病毒並非幼童專利,成人也會罹病,曾遇過腸病毒侵入至成年病患指甲,結果患者指甲全數掉光;但5歲幼童卻是高風險群,因他們免疫力發展尚未完全,有時病毒不僅會在手腳,也會侵入腦部、心臟,造成腦炎或心肌炎恐危及生命,屬於腸病毒重症。

疾管署昨日才公布,上周腸病毒新增一名5歲孩童重症病例,出現胸口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且併發心肌炎和手足口症,所幸治療後康復。隨著開學,學童接觸變頻繁,腸病毒疫情恐在開學後流行。

疾管署「防疫醫師來午餐」單元,未來也將針對登革熱、流感等台灣季節性傳染病規劃一系列直播活動,讓民眾認識傳染疾病。

編輯推薦

診所醫師真心告白:感冒藥有效是因為摻了…

吃過多麥片牛奶 恐會長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