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大地震將滿百年 日本重思建築抗震設計

100年前的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對東京和橫濱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大量建築物被震垮或是在火災中燒毀,根據官方統計,有10萬5000人在這場強震中身亡。

關東大地震是日本建築抗震設計的起點,現今的東京已不再是脆弱的城市,日本也擁有全球最嚴格的防震建築規範。從1960年起,9月1日成為日本的全國防災日,每年這一天全國學生、員工和公務員都會進行防震演習。

日本地產開發商森大廈的建築師富山介說明,「油壓阻尼器模型,一個裝著油的圓柱體,真正的裝置比這個大很多,是沒辦法好好握住的。地震來時它會反覆伸縮,接著溫度會上升 ,這代表地震的能量轉為熱能被釋放出來,因此建築物的震動情況就能受到控制。」

日本地產開發商森大廈建築師介紹了常用的抗震系統,包括油壓阻尼器、樓層間的減震器以及地基下方的巨大橡膠軟墊。一些高樓甚至在頂樓安裝了巨大阻尼球,以減緩地震時的擺盪。

此外,森大廈還有完善的防震防災計畫,提供物資和預留防災空間,迎接遇上大地震時無法回家的居民。

森大廈急難救助辦公室資深經理細田剛司介紹道,「這裡存放女性的生理用品、鮪魚罐頭、蘇打餅和鋁箔毯。」

細田剛司表示,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讓人們意識到交通堵塞的問題,很多人被困住無法回家。因此,森大廈從那時起就做好了這類的防災準備。

儘管東京的現代建築相當耐震,但仍有少數木造建築存在,專家表示未來30年內,東京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為70%,所以老舊建築面臨更大的風險。

東京荒川區官員村山博則指出,「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讓這個城鎮的建築更防火、更堅固,不容易被摧毀,其次是拓寬道路以便民眾疏散。」

東京荒川區設有木造房屋的集中地,為了加強防災能力,當地政府設置了各種設施,包括藏在公共椅子下的救難器材、汲水器和儲水桶等,希望能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害。然而,專家警告,摩天大樓過度集中,或在人工島上建設住宅區,以及首都東部地區的土壤較不穩且容易發生洪災,都增加了這個區域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被孤立的風險。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美國4大指數全收黑 亞股跟著大地震
兩次919大地震週年 墨國追悼、加強演練
奈及利亞大城建築倒塌 百餘童受困瓦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