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早療團隊 助自閉兒成長獨立

20年前,當時4歲多的小叡被診斷為自閉症,起初的她,對早療感到害怕,但在身心科的協助之下,恐懼感漸漸消除,不論是醫療、語言、認知、肢體動作等,都獲得了極大幫助。如今的她,已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得以獨立生活。

家有遲緩兒,照顧過程總是備受艱辛,但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慢飛天使也能健康成長。關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藍彣烜表示,早期療育針對的對象是0至6歲有功能受損或遲緩現象的孩子,透過給予照顧者療育建議,幫助了解孩童的需求。學齡前孩童的大腦仍具高度可塑性,在適當刺激下,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

藍彣烜說,在治療之前,醫療團隊會先評估孩童的發展狀況,並與照顧者共同設定合理的療育目標。從精細動作、社會性溝通、語言發展到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提供日常生活中可行的課程,以家庭與孩童的需求為核心,讓早療在家中同步進行,同時還會安排團體課程、一對一治療,幫助孩童在不同情境下完成操作性任務、與他人互動、情緒表達等,也讓照顧者在療育過程中不孤單。

蔡小姐的孩子,是一名有綜合性發展遲緩的孩童。看媽媽手冊時,她發現自己的孩子未達到同年齡孩童應有的發展能力,感到非常徬徨。經關渡醫院身心科門診的評估後,確定孩子發展遲緩,安排了語言治療、綜合發展評估。

在團隊協助下,蔡小姐和丈夫開始參與親子工作坊、綜合性療育課程,將家庭生活融入療育,形成更強大的支援系統,孩子的奶奶也改變了對孩子發展的看法,不再覺得孩子只是「大雞慢啼」。

在20年前被確診為自閉症的小叡媽媽說,經團隊介入後,孩子在醫療、語言、認知、肢體動作、情緒和社會資源等方面都獲得了極大的幫助,關渡醫院身心科的日間病房,給了他們充分的信心和協助,如今小叡已大學畢業,已能獨立生活,在咖啡店工作,雖然職場上偶會遇到困難,但她仍定期回到關渡醫院尋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