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第9公墓納骨堂 淪30年蚊子館

關西鎮第9公墓納骨堂淪為廢墟30年,鎮公所積極協調希望早日完成連絡道路拓寬,以展開下一步重啟動作。(邱立雅攝)
關西鎮第9公墓納骨堂淪為廢墟30年,鎮公所積極協調希望早日完成連絡道路拓寬,以展開下一步重啟動作。(邱立雅攝)

新竹縣關西鎮第9公墓納骨堂建成30年卻從未啟用,建築物外觀雖正常,但門窗都有被破壞痕跡,因連絡道路寬度不足,消防安檢不過關,淪為大型蚊子館。關西鎮公所近幾年努力與道路兩側地主協調,希望透過協議價購方式取得土地,早日重啟第9公墓納骨堂,舒緩第1公墓納骨堂幾近額滿情形。

關西鎮除了第1公墓有納骨堂之外,僅剩未啟用的第9公墓也設有納骨堂。第9公墓在1993年獲得省政府1900萬補助,在未取得建照時便發包搶蓋,但建成後後續法規未能過關,甚至土地也直到2005年才登記為鎮有,30年來歷任鎮長均無力處理,直到近幾年因第1公墓4000多個塔位將額滿,地方才又討論第9公墓重啟議題。

關西鎮長劉德樑指出,審計室對此多有意見,自他上任之後,期盼解決第9公墓問題,早早邀請專家前來初評,認為納骨堂結構尚可使用,公廁等設施也齊備,無須拆除重建,初估納骨堂可容納上萬塔位,尚需拉皮整修與內部裝潢。不過劉德樑表示,目前最大阻力還是來自連絡道路未能拓寬,已舉辦兩次座談會與地主協調。

劉德樑表示道路必須達6米以上才符合現今消防安全法規,但現在道路僅約3米,在道路不合法規之下,納骨堂也未能展開詳評。今年8月起逐步與20多名地主開座談會,希望取得共識,並提出協議價購方式取得土地,不過目前仍未有結論。

另外對於納骨塔旁的土葬區,鎮民劉復嵐表示,該片土葬塚埔面積寬闊,建議可設置為樹葬區,以跟上環保潮流。不過劉德樑表示,當初與聯絡道路兩旁地主協調時,地主們擔心第9公墓恐興建火葬場,要求鎮公所不得改變原有規畫設施,所以暫無變更用途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