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阿嬤都會!10分鐘上手防失智「純棋法」

選前最後一個週末(11月17日),花蓮北昌國小聚集了數百人扶老攜幼而來,為的不是選舉造勢活動,而是旅日棋王──王銘琬親授十分鐘學會防失智「純棋法」而來。

「我們倆都50歲了,雖然知道下棋能防失智,但以前總覺得圍棋門檻很高,一聽到老師(王銘琬)的十分鐘純棋法,便趕緊報名了。」吳小姐興奮地說。上週,台北市首家「純棋咖啡」,同樣擠滿人潮。

以往,強調「棋術」的圍棋,初學者除了要記規則,還得背「棋路」,門檻頗高。「其實,孔孟時代就有的圍棋,沒那麼多規矩。」「唯一的規則是佔地盤,比誰留在棋盤上的棋子多。就好像選舉一樣,票數多的獲勝。」曾二度奪得日本棋界最高榮譽「本因坊」冠軍,被稱為旅日棋王的王銘琬,這樣解釋圍棋。

常年旅居日本的他,兩個多月來,與知名作家妻子劉黎兒馬不停蹄地往返台、日,為了就是推廣簡單易學的「純棋」。

台灣失速邁向高齡化,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語重心長提醒,八十歲以上長輩,罹患失智症比例將近1/4,意即,台灣每個家庭,都將面對失智症的照護問題。

而人口老化比台灣嚴重的日本,近年就因失智照護悲歌頻傳,從政府、醫界、學者到民間,莫不積極投入資金與人力,尋找解方與對策。

任職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的腦神經專家飯塚愛醫師從2015年2月起啟動下棋與失智症的相關研究。她從日本神奈川縣的認知症照護機構裡找了不會下棋、平均89歲的老人,並分為學棋組與不學棋組,兩年後對照,結果顯示學棋組的長者,在防止摔跤等「注意機能」,以及處理複雜資訊的「運作記憶」等能力,明顯能維持,甚至提高;不學棋組則呈現衰退。

劉黎兒表示,這證明下圍棋不但能效抑制認知機能的衰退,且不管是在預防或治療,都能發揮功效。2018年一月研究發表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認知症(失智)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後,得到極大迴響。

飯塚愛醫師指出,如果從年輕時便刻意地訓練腦力,認知症(日本失智症名稱)發病的風險就比較低;因此除建議從小培養下棋興趣,老人家也要學。為此,她更開辦健康長壽圍棋,鼓勵長輩下棋。

這研究,讓旅日棋王王銘琬振奮不已,「隨全球人口高齡化,失智症問題將愈來愈棘手。想學圍棋的人,會更多。」王銘琬四歲學棋,十四歲赴日,開啟職業棋士生涯。今年五十八歲的他,是棋界裡,唯一參與圍棋AI設計的棋士。

他在剛出版的新書《棋士與AI ── AlphaGo開啓的未來》提到,自從2017年5月,AlphaGo的「Master」版對決世界排名第一的棋士——中國柯潔,並獲得三局全勝、壓倒性的勝。這次對決後,AlphaGo團隊也表示,「未來不會再與人類對決」,因為已不需要以對決來證實AlphaGo的能力。

王銘琬感嘆,在AlphaGo之前,圍棋過分重視提高棋力,卻忽略圍棋最大的功能「手談」,也就是「社交」。「AlphaGo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任何事都不能只看結果,必須與製作過程一起觀察,才能看到人類固有的價值。」

其實,在王銘琬心裡,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全球下圍棋人口能達到70億。」如今,隨醫療技術演進,人類平均壽命延長,拖垮社會、經濟與家庭的失智症,恐成未來最棘手的疾病,「下棋防失智,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只是如何降低學習門檻?

其實,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圍棋。王銘琬表示,「古典圍棋」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棋術」與規則。為推廣圍棋,他從古典圍棋研發了這套十分鐘就能學會的「純棋」法,又與趨勢科技與東華大學合作,開發簡易圍棋桌遊,以及「純棋」APP。

圖/王銘琬今年4月開始,在日本各個程式教導「純棋法」。圖片由劉黎兒提供

今年4月,他開始走訪日本各城市,從岩手縣大船渡市到長野縣松本市、青森縣等。不但安親班六歲小孩聽得懂,連九十歲的阿嬤,也能輕鬆學會。

年底,他更積極回到故鄉台灣推廣,妻子劉黎兒則一路隨行,拍照、發新聞,幫他打點所有細節,她笑說,自己成了先生的無料經紀人。累歸累,但夫妻倆卻樂此不疲,劉黎兒表示,圍棋防失智,但以往學圍棋門檻高,純棋降低學習難度,是台灣人發明的,未來若推廣到全世界,也是台灣價值的展現!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