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熱傷害 避免10-14時出門

全台炎熱,氣象署22日持續發布高溫燈號資訊,國健署建議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之間出門。圖為台北市民眾午後頂著高溫在河濱公園打球運動。(中央社)
全台炎熱,氣象署22日持續發布高溫燈號資訊,國健署建議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之間出門。圖為台北市民眾午後頂著高溫在河濱公園打球運動。(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容易引發熱傷害。國健署呼籲民眾把握保持涼爽、補充水分、隨時留心等3招預防熱傷害,並建議避免在上午10時~下午2時出門;若真的遇到熱傷害,可以鬆脫衣物、灑水散熱等5步驟急救。

國健署表示,容易發生熱傷害的環境,包括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預防熱傷害3招,第1要保持涼爽:穿著以淺色、透氣材質衣服為主,嬰幼兒衣著也不建議有過多包覆。室內空間應保持涼爽通風,外出時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或選用適合的防曬用品。

第2是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補充水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含糖飲料取代。

第3要隨時留心: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下午2時外出;若搭車或開車,下車時務必檢查孩童是否已下車,避免憾事。

國健署也提醒,天熱活動遊玩,家長應多注意孩童身體狀況,若出現身體不適請立即休息,必要時須送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