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理賠亂流襲擊 產險壽險獲利兩樣情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保險業陷入防疫保單的泥淖中,導致產險、壽險營運處境大不同。金管會公布保險業獲利及匯兌損益最新統計,雖然新台幣貶值挹注匯兌收益,但受防疫保單理賠衝擊,產險業今(2022)年1~7月稅前虧損擴大至550億元,淨值下探至不到1,000億元;壽險業則受惠資本市場反彈,7月底淨值已明顯止跌回升。

台股7月上漲1.2%,產險業投資部位以台股為主,淨值理應有所上揚,但防疫保單理賠影響未減緩,以致產險業淨值不像壽險業在7月彈升,反而持續下挫逾3年新低點,滑落至976億元,失守千億元大關。

金管會表示,與過去產險業各年底淨值比較,最近一次淨值下滑不到千億元發生在2014年,當時金額為971.5億元,且過去5年,產險業僅3家公司申請增資,合計金額才8.84億元,今年卻已有4家提出437億元增資案,金額是過去5年的近50倍,未來還可能持續增加。

從資料顯示,產險業獲利、淨值在今年6月跌勢最慘,單月虧損373億元、淨值同時大降251億元,7月減額略為收斂,主因是各產險業申請重大事故準備金等做沖回,加上部分產險業7月保單陸續到期減少理賠額所致。但目前疫情再起,加上8月防疫保單每週賠付金額約在70億元左右,推估9月將突破千億元,可見理賠高峰期未歇,讓產險業獲利和淨值恐難有起色。

產險業淨值續降,但壽險業7月則已有翻揚趨勢。依據金管會統計,7月壽險業淨值回升到1兆5,278億元,較6月增加2,723億元,顯示7月台股、美股大漲,美債殖利率降到3%,讓壽險業淨值上升。

壽險業7月稅前盈餘275億元,連2個月擺脫虧損,主要是7月壽險業股息入帳、實現部分股債資本利得、台幣貶值有匯兌利益等3大因素;但今年1~7月累計盈餘2,413億元,仍呈年減2成的狀況。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