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鋰電池爆炸 新北消防局:避免來路不明電池

(中央社記者楊侃儒、劉建邦、黃旭昇新北14日電)新北市土城區1處住宅13日火警造成3死,疑為充電中鋰電池爆炸,新北消防局提醒民眾,購買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認證產品,避免使用自行組裝或來路不明的電池。

市售各種手機、行動電源、攝影器材、電動工具產品,多數使用鋰電池,但使用不當有可能發生爆炸或起火。新北市消防局今天提醒,應依照說明書正確操作,否則使用不當容易引發火災,且難以撲滅。

消防局表示,應遵循廠家使用說明書,定期檢查是否有膨脹、變形或漏液等不要超過使用期限。平常放置在乾燥、陰涼處,遠離火源,也禁止碰撞敲打,避免與金屬物品(如鑰匙、硬幣)接觸,防止短路走火。若發現鋰電池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依規定處理。

針對民眾平時防範作為,內政部消防署也表示,消費者選購及使用時,應注意使用原廠配件、以正確方式充電、未使用電池儲存在乾燥或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高溫潮濕或極端環境。

運輸鋰電池時使用專用包裝和保護措施,防止損壞和意外發生,避免撞擊及外力損壞,切勿不要拆解或修改,應定期檢查和保養。民眾使用時,如遇電池過熱、漏液或其他異常情況,應立即停用遠離火源,如發生火災立即通報警消。

消防署也分析鋰電池火災原因,常見因素包含產品瑕疵、使用方式錯誤、重摔撞擊。

消防署指出,針對產品瑕疵,曾發生在手機電池組裝過程,鋰電池角落受壓力變形,造成隔離膜無法有效阻隔正負極,產生內部短路;另有鋰電池因長期震動,導致接觸不良,進而局部發熱,造成隔離膜融化等事故。

至於使用方式錯誤,包含鋰電池過充和過放、放在床上充電,過充過放導致外部短路,電池內出現樹枝狀結晶刺穿薄膜,造成溫度異常上升的熱失控反映;鋰電池放在可能產生高溫處如車內等。

消防署表示,至於重摔撞擊,鋰電池因受衝撞或變形,引起內部短路造成電池芯、隔膜受損,導致內部或外部短路發生熱失控,形成連鎖反應,引發火災及爆炸。

消防署表示,依美國防火協會(NFPA)建議,若電池發生燃燒現象,應以大量水隔離與降溫,若因熱失控,難完全撲滅火勢時,建議持續撒水,並在可控制狀況維持持續燃燒,直到電池內的化學反應結束。

消防署表示,若鋰電池引發火災甚至爆炸,短時間完全撲滅可能有困難,建議採取防守性策略,適當建立有效通風及使用大量的水持續降溫,在可控制的狀況,讓鋰電池持續燃燒,至電池內化學反應結束或電池能量消耗殆盡,避免再次復燃。

如果家戶遇到有鋰電池的火災,該如何處置?新北市消防局災害搶救科回應中央社記者詢問表示,第一時間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如果有專用鋰電池滅火劑,可優先使用,或使用乾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滅火。

消防署表示,提醒使用者,應有安全使用習慣,尤其不要在睡覺時,把手機、平板等電器放在床頭充電,或讓鋰電池充電一整晚,這是非常危險行為。

新北消防局先前在臉書(Facebook)發布鋰電池使用安全注意事項,包括避免針刺或彎折等外力、使用原廠充電器,避免過充、避免置於高溫或潮濕等不良環境、應循正常回收管道,勿隨意丟棄及使用電池時異常膨脹或發熱應立即停用。(編輯:林恕暉)11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