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退化性關節炎 補對膠原蛋白

退化性關節炎是年長者常見病灶,且隨年齡增加而越嚴重。

肥胖是全民公敵,但體重過重,若碰上退化性關節炎,那可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醫師表示,雖然退化性關節炎不是一容易致命的疾病,但是對生活品質及健康的影響卻是極大,更是肥胖族引以為憂的夢魘。


開業復健科醫師曾清祥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慢性的、漸進性的關節軟骨損傷疾病,特別好發於手部、膝蓋、髖關節及脊椎等處的關節上,是一種與年齡職業性負重有很強相關的疾病。
運動傷害 易增關節軟骨磨損
一般來說,很少發生在40歲以下的人身上,但是在過了50歲之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則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除年齡老化、肥胖、糖尿病、痛風病史外,包括:營造、林木、農、礦工業從業人員,因職業性負重,或是運動員因運動傷害,也是日後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加重之因子。
基本上,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活動不夠容易造成關節的僵硬,過度的運動會加速關節的磨損,溫和且低衝擊量的活動,如:游泳,是非常適合膝關節的運動,但是運動量以關節不感到不適或疼痛為度,若覺有相關症狀發生即應休息。


補充營養素 緩退化性關節炎
在平日關節保養方面,建議可補充些保健食品,如:葡萄醣胺、膠原蛋白、甲殼素,施打或口服玻尿酸,其中膠原蛋白是人體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中,特別是在軟骨中,具有強化伸張能力,是韌帶和肌鍵的主要成份。
基本上,第二型膠原蛋白只存在軟骨組織內,作為骨頭關節功能的維護,且可以直接補充關節軟骨之耗損,促進新軟骨細胞的生合成。根據國外臨床研究顯示,口服低劑量的膠原蛋白具有抑制關節自體免疫攻擊的反應。
《飲食控制 防關節退化》
1.【應多吃】:富含膠質、軟骨素,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的食品,如豬耳、蹄筋、貝類、小魚乾、木耳、海帶等食品。
2.【應少吃】:辛辣燒烤、或油膩生濕的飲食,如煙酒、肥肉、辣椒、燒烤等食品。同時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保護關節補帖 6小撇步》
1.走路不要連續走太久,要適度。當膝蓋覺得不舒服時就應立即休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也不要坐太久或站太久,盡量不要保持固定一個姿勢太久。
2.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勢,如蹲馬步,打太極拳等。
3.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4.可以穿長褲加強膝蓋的保暖,或護膝來保護膝蓋。
5.少搬重物,少上下樓梯,不要穿高跟鞋。
6.避免外傷及過度勞動。


《居家復健照顧 小常識》
【每日適當的休息】:
1.活動與工作有計畫逐漸增加,避免過度疲勞。
2.所須休息工作的量,視病情來決定,可請教醫師或治療師給予指導。
【膝關節炎的徵狀】:
1.痛:特別是蹲下,上落樓梯、上落斜路,走路過久,都會引起關節疼楚及腫脹(抽出為澄清微黃液體)痛持續6個月以上。
2.關節紅腫發熱,角度受限。
3.關節僵硬:特別是睡覺一段時間後起床。
4.活動時有聲響感覺。
5.肌肉萎縮及無力。
6.腿變形(O型腿)。
7.日常生活受影響。
【膝關節炎的保守治療】:
1.復健物理治療:冷熱敷、溫水澡、淋浴、電療、短波治療。
2.減輕體重:增加體力活動,減小食量來減輕體重。
3.保健藥物:服用消炎止痛藥。或補充保健食品,如:玻尿酸、glucosamine。
4.選適合的鞋。
5.增加膝感覺或穿戴減低內側壓力護膝。
6.參與緩和非衝擊式運動。
7.針灸治療。
【衛教運動:股四頭肌肌力訓練】:
1.姿勢:腳彎曲踩在床上。
2.動作:腳板向上勾著,大腿用力,慢慢將腿抬高,並保持膝蓋伸直,上抬到對側膝關節高度再慢慢放下。重複10下。交換腳動作。建議早晚各1次。若腿無力上抬,可僅從離開床面做起。在執行運動時,不應出現任何不適或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