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聊天室》社區,怎麼有感情、有活力?

小朋友們都是天使。世間的美好都在他(她)們黑白分明的眼睛裡。人間的純真也在他(她) 們天真無邪的笑容裡。(圖文:黃丙喜)
小朋友們都是天使。世間的美好都在他(她)們黑白分明的眼睛裡。人間的純真也在他(她) 們天真無邪的笑容裡。(圖文:黃丙喜)

一個小朋友的可愛,大家都有經驗,想起那些畫面和情境,不禁莞薾一笑。一群小朋友呢?二、三歲的,有些還咬著奶嘴來上園的,你早上看到了他們天真的動作和無邪的表情,一天的心情都會受到好的感染,變的輕鬆、開朗、不計較起來。
小朋友,大朋友,笑聲連連
每天早上,我都有這個福氣,是因為辦公室連著托嬰中心和幼兒園。它整排建築之前是寬敞的綠蔭人行道,隨意坐在樹下的某一處都可清楚看到小朋友牽著爸媽的手來,小步抱著老師說早安,轉頭跟爸媽親親說再見,走進園區和同學們傻傻地笑、蹦蹦跳跳的模樣。
天氣好的時候,還會加演一群小朋友手牽著手,三、五老師在旁亦步亦趨,帶著他們去公園散步。這可是社區爺爺奶奶們的快樂時光,不管小朋友姓甚麼,全成了他們可愛的孫。小朋友一些天真的動作經常激起阿公阿媽們的笑聲和驚呼。
社區、社群,互動、互聯
住的是全台最大的社區,政府給它取的名叫板橋浮洲合宜社區,當初是政府為了紓解房價高漲而蓋的。網上的社群名字可就各取所需了,有的叫合宜幸福宅,有的叫日勝幸福宅,有的叫幸福兀出所,十幾個大大小小的群,大家每天賴來賴去,波來波去。大的社區的好處是環境規劃完整,公園、湖泊、中庭、綠徑;生活設施也比較完善,超市、便利店、托兒所、幼兒園、小診所、小吃店、小農市集、洗衣自助店、網路取貨點一應俱全。今年它得到國際建築界的最高榮譽--世界不動產協會頒的建築品質卓越獎,萬中挑一,得來不易。
台科大在這裡開了「大學市集」和「善益農場」,做為各大學創意創業的實驗中心,師生們和社會企業經常辦理午茶聯誼和體驗行銷等活動,因此又成為社區芳鄰的生活聚會所。人多,4700多戶,住了15000餘人,年輕族群佔了大半,銀髮族也不少。數位化、資訊化、網路化的互動在這種成了最佳的實驗場域,互助式的直播、團購社群,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都有,好不熱鬧。
快樂、幸福,芳鄰不計較
不計較,那種開朗、輕鬆感覺很難形容。你記得1999年在民視開演的《親戚不計較》嗎?它為甚麼能一演長達七年,連續演了271集,主要是劇情充滿了溫暖的樓上招樓下的鄰居之情。本劇改編自廖風德的原作小說《隔壁親家》,英文翻成 perfect neighbors,十分地貼切和傳神。
「天下那麼大,為甚麼我們就那麼巧住在同一社區。」芳鄰們的對話經常出現這樣的相知相惜。台灣真的不大,聊天問起來,同鄉、同校、社群、友群大部份都能交織出隔壁親家之外的另一份感情,大家反而相見恨晚。
大家相知相惜了,《幸福經濟學》裡的同理心和共情心就油然成為人們感到幸福的元素。而當人們積極參與有溝通互動的活動,並朝著共識的目標前進的時候, 大家也會感到更多的幸福。芝加哥大學的《心靈和身體的對話--精神免疫學的世界》研究印證,測試中被要求「關照、幫助他人」,並將此事記錄下來的人的幸福感比較高。「幸福合宜社區」看來取的名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