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聊天室》紅杏,多多出牆

紅杏跳牆出,春意鬧滿園。創意貴在無限的熱情,需要寬廣的空間讓它綻放。(圖文:黃丙喜)
紅杏跳牆出,春意鬧滿園。創意貴在無限的熱情,需要寬廣的空間讓它綻放。(圖文:黃丙喜)

搞創意,最怕碰到腦筋裝水泥的人,特別是老用既有的框框替它畫地自限的評審委員。這些大人的自以為是澆熄了很多年輕人的創意熱情。

這些年輕人受挫的表情,經常在我腦海浮現,也因此時時提醒自己要用更跨域的知識、更前瞻的視野和更寬廣的包容去培植創意的生命力。

出牆,花意才鬧

根據十幾年來參加同各類國家級獎項評審的經驗,創意要想在制度既定的框框裡出頭,得有更多「紅杏枝頭花意鬧」的情懷,另外畫個框吧!增加其它沒有太多定數的類別,否則它往往在第一關的資格審就被踼出了門。

《聯合報》的「500輯」是很有創意的專輯,隨報發行,照理到底是報紙還是雜誌,很有討論的空間,特別是在今天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然而,在標榜公平、公正的官式評選制度下,最後往往是型式主義佔了上風,官方當然也樂得壁上觀,忘了官方作為公權力的突破性作為,是推動創意突破框架的最佳動力。

開放,變得有趣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事是無趣的」,這是「500輯」87集報導的主題,講的是國際知名導演楊德昌的創作靈魂,重返他八又四分之一部的創作現場1983-2007。張誌騰、張吉安、林奕華、高妍異口同聲說:「他留下的不只是電影。」鄭秉泓說楊德昌電影故事裡的社會觀察。

《500輯》採八大整頁,本著如下理念「有意思、有效率、有態度,再艱難的事理,我們用500字說明白。」報導的文字、圖畫、照片和编輯,乃至印刷的紙張品質,也能針對青年世代,做出令人眼睛一亮的讀本。

楊德昌的電影主要描繪台北城市在生活型態轉變下,台北人中產階級的感情生活,運鏡筆觸細膩,與侯孝賢的鄉土電影裡的傳統、含蓄、感情豐富形成鮮明對比。

他的作品深刻、理性,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被稱作「台灣社會的手術刀」,一針見血點出人們在都市生活,受資本主義影響後的迷失。

靛花,堪比紅杏

《靛花》是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發行的季刊。它同樣是以報紙專題呈現,但採大開版形式來讓客家人物、地景、音樂、藝術和文學得到深度的報導,例如北埔拾樂坊:用咖啡與書本帶領大家親近土地;大湖農村上菜:在山海間品嚐在地食材;關山癡愛玉:換種方式認識愛玉。無論選題選材、圖文编排、美學設計和內容陳述都很有膽識,跟《500輯》一樣,都一直被傳统觀念陷縮在「型不正名不順」的泥淖中。

人的本性不喜歡改變(change),要改革(reform)就更難了。美國總统是全球最有權勢的人了,柯林頓、歐巴馬想做健保等改革都踢到鐵板。改革不只是量變,更重要的是型變和質變。《500輯》和《靛花》只在印刷和裝訂型式上被認為沒有改變,就跳不過傳统的框框,創意應不受世俗化之過度限制,面對的困難度的現實可以想見。

開放,開心就來

標新立異已經不容易,它得超越知識的框架;標異立新更要有很大的器識和膽識。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出牆既有對隱士品德的讚賞和敬仰,又有對隱士拒不見客態度的善意警醒,不是表面字義想像的少婦出軌。大家再從首尾照應,意脈貫通,深有日出平常,但創新非凡的意味。評人創意的評審們開放些,也開心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