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發現新的「鸚鵡螺」化石 解鎖3.8億年前的秘密

最近,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發掘出新的鸚鵡螺樣頭足類化石,重新描述了一種名為Epitornoceras baldisi的神秘菊石物種,這一發現來自距今約3.83億年前的泥盆紀奇瓜組(Chigua Formation)。

Epitornoceras baldisi生活在巨型古陸龐大的海洋環境中,這個時期的南岡瓦那大陸以極地海洋環境為特徵,並經歷了顯著的地方性增加階段,典型的古生代生物群(如牙形石、筆石和層孔菌)幾乎缺席。

「菊石類非常罕見,只有少數報告顯示在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沉積層中出現過,」來自科爾多瓦國立大學的Ninon Allaire博士說。

重新歸類的古生物

Epitornoceras baldisi最初在1968年被描述為「Tornoceras屬」的一員,但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物種其實應該重新歸類為「Epitornoceras屬」。這是該屬在南美洲的首次記錄,之前僅在北美、北非和歐洲有過紀錄。

「Epitornoceras在北非、萊茵-波希米亞和阿帕拉契盆地都有出現,」古生物學家說。「在晚中期Givetian Taghanic生物危機之後,它的多樣化和廣泛地理分佈才開始。」

新化石揭示古老移民路徑

來自阿根廷聖胡安省奇瓜組標準地區的Epitornoceras baldisi新標本。 圖片來源:Allaire
來自阿根廷聖胡安省奇瓜組標準地區的Epitornoceras baldisi新標本。 圖片來源:Allaire

研究團隊在阿根廷聖胡安省奇瓜組的典型區域收集了十個新的Epitornoceras baldisi標本。這些標本展示了這種菊石在Taghanic生物危機之後,從熱帶地區遷移到寒冷的Malvinoxhosan區域的跡象。

「Epitornoceras是一個全球性屬,在晚中期Givetian Taghanic生物危機後多樣化,」研究人員說。「它在南部西部岡瓦那的存在表明,這是一個從熱帶地區到寒冷Malvinoxhosan區域的移民模式。」

儘管在阿根廷前科迪勒拉地區有全球性菊石的記錄,同時出現的三葉蟲家族Calmoniidae和其他地方性屬如Belenopyge,支持了在晚Givetian期間,Malvinoxhosan(Malvinokaffric)區域仍然是一個主要的生物地理單元。

這項研究發表在《地球多樣性》期刊上,為我們了解遠古海洋生物的演化和分佈提供了新的視角。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H. Santiago Druetta / CICTERRA /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órdoba. cc By4.0

圖片來源:Allaire et al. cc By4.0

參考論文:
1.The late Givetian (Middle Devonian) ammonoid Epitornoceras Frech, 1902 from Argentina (southwestern Gondwana)the journal Geodiversitas

延伸閱讀:

1.摩洛哥出土「跟小馬一樣大」的鴨嘴龍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