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遺傳?關鍵看發病年齡

當前美國有超過50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很多人認為這種疾病遺傳概率很高。但專家指出,如果在65歲左右發病,這一類阿茲海默症遺傳較低;如果患者在30至60歲之間發病,此類病症遺傳較高。

美國慈濟與阿茲海默症協會合作,22日舉辦線上醫學講座,專家從多方面解釋阿茲海默症的病理、症狀、以及預防治療方式。

對於阿茲海默症是否遺傳,現任慈濟大學校長的劉怡均博士(Dr. Ingrid Liu)指出,此病分兩種,一種是晚發型失智症,一般在65歲左右發病,這一類遺傳較低,研究尚未顯示任何特定基因與晚發型失智症關聯,且大多數患者都屬於晚發型失智症;另一類是早發型失智症,患者在30至60歲之間發病,此類病人約佔阿茲海默症的10%,這一類患者遺傳較高。

劉怡均提醒人們關注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其中包括記憶退化和喪失、情緒波動、經常把東西放錯地方、常去的地方出現方向感困惑,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突然出現視力退化,或以前精明的人,現在判斷力降低,這些也可能是早期症狀的表現。」劉怡均強調說,「當長者訴說類似症狀時,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和他們多交流,觀察是否與以前有不一樣的地方。」

劉怡均還指出,治療阿茲海默症尚未有完全有效的治療藥物,一些藥物只能幫助減緩記憶退化,但不能根治,且對患者效果不一,不過人們可從預防角度減少發生。身體慢性發炎是眾多疾病的殺手,其中就包括阿茲海默症,而慢性發炎的主要成因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劉怡均建議,人們應注意健康飲食、調節心情,預防身體處於長期慢性發炎。

在飲食上,採用低溫烹調,控制熱量攝取,每餐八分飽,多使用富含Omega3、Omega9的堅果油、冷壓橄欖油,食用原型食物,多吃各色蔬果,抑制發炎反應。每天20分鐘規律運動,保持平穩情緒,減少憂鬱,這些都會幫助身體健康。

專攻失智症的鄭文立醫師 (Boon Lead Tee MD MS)指出,人體老化是逐漸的過程,通常20歲是腦部神經系統最發達的時候,此後逐漸減弱,但腦部老化與失智症有明顯區別。對於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鄭文立認為,年輕時多學習,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患阿茲海默症;如果到了中年,聽力隨年齡增長減弱,就要使用助聽器,可幫助減少記憶衰退。

由於阿茲海默症會隨病情進展,逐漸出現語言障礙、失去方向感、情緒不穩等症狀,患者也將漸漸失去身體機能,最終死亡。因此受影響的不僅是患者本人,對於照護他們的親人也是非常大的挑戰。

美國阿茲海默協會社區教育講座講師曹惟宗 (Austin Tsao)現身說法,講述母親患阿茲海默症的過程。曹惟宗表示,患者對時間、空間的判斷力與常人不一樣,照顧失智者患者,一定要維持安全的居家環境,避免患者摔跤等情況,同時,病人出門不知道如何回家,要防止走失。曹惟宗說,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作息,盡量讓患者生活充實,這些都很重要,「我們經常給母親提供一些老照片,提醒她現在在哪裡,讓她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恐懼。」

據統計,隨著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不斷增加,確診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的美國人數正逐年增長。專家呼籲,人們要多尋求社會機構的幫助,美國有24小時全年無休諮詢專線800-2723900,提供多種語言服務。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拜登表明動武保衛台灣 在場美國官員驚訝
核桃市入室搶劫命案 屋主為華裔
法拉盛入室搶劫 華人住戶被捅死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