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鄒族傳承狩獵文化 融入山林體驗活動

阿里山特富野社傳承狩獵文化,帶領部落年輕人學習狩獵,瞭解山林知識和部落永續發展的文化根基。(圖:龐清廉攝)
阿里山特富野社傳承狩獵文化,帶領部落年輕人學習狩獵,瞭解山林知識和部落永續發展的文化根基。(圖:龐清廉攝)

「狩獵」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中重要的基礎之一,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為傳承傳統狩獵文化,近來帶領許多返鄉青年重返獵場,學習狩獵技巧、認識山林。(龐清廉報導)

「狩獵不只是狩獵而已!」嘉義縣阿里山鄉特富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汪士偉是領有獵人證的合格獵人。近來他積極推動部落狩獵文化傳承,不時帶著多位年輕人進入自家獵場,設置陷阱,教導必備的山林知識。

從尋找獸徑、查看足跡、設置陷阱,到認識山林植物、瞭解動物分布,還要學習能就地取材、解讀地形和觀察氣候變化等應變能力。

汪士偉理事長用心教導年輕人學習如何尋找獸徑、查看足跡、設置陷阱等應變能力。。(圖:龐清廉攝)
汪士偉理事長用心教導年輕人學習如何尋找獸徑、查看足跡、設置陷阱等應變能力。。(圖:龐清廉攝)

汪士偉理事長說,要當一位合格的獵人並不容易,其實,原住民族群傳統狩獵文化是在培養一個人的生存能力和學習態度,進而保育自然生態,讓人可以永續利用。

基於山林保育,鄒族獵場捕獲的獵物都是山羌、山豬、飛鼠等非保育類動物,春天動物生育期並不會獵捕,而為求山林永續,目前已經不使用焚燒山林的焚獵方式,主要都是設置傳統陷阱,而且也不用違法的山豬吊。

對於社區長輩細心教導狩獵技巧和方式,以前少有機會實際接觸的鄒族年青人都用心學習,並表示收獲滿滿,透過狩獵文化去認識家族傳統領域、獵場,瞭解維繫部落存在與運作。

特富野社區發展協會也配合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舉辦傳承和體驗活動,豐富部落旅遊內容之際,也能協助林業保育等單位監測野生動物族群,提供第一手資料,確實掌握生態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