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發展AI 闢三路

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大陸各大網科巨頭,近期均投入人工智慧(AI)領域的研發應用,但在美國晶片禁令下,多面臨發展瓶頸。對此,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發展AI就像教育孩童,不能只走一條路,遇到叉路時,「走就是了」。蔡崇信提出阿里巴巴發展AI的三種不同方式,包括在垂直應用領域發展AI等。

阿里巴巴旗下已發表多款AI語言大模式,包括阿里雲的「千義通問」、淘天集團的「圖靈」,以及達摩院針對東南亞市場開發出的「SeaLLMs」等。

綜合外媒報導,蔡崇信5月31日出席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時表示,阿里巴巴是中國大陸唯一既經營領先的雲業務,又在AI方面具有競爭力的公司。他指出,AI和雲的結合非常重要。

蔡崇信說:「AI就像教育孩子一般,你把他們送到中學、大學,最終他們取得博士學位,當人們在比較大型語言模型並爭論『我的比你的好』時,實際上是在說『我的孩子有三個博士學位,精通生物學、數學和心理學。』」

蔡崇信說:「AI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你不能只走一條路」。他並引用美國傳奇棒球手貝拉(Yogi Berra)一句名言:「當你走到岔路口時,走就是了。」

至於阿里巴巴發展AI的策略,蔡崇信提出三種不同方式:第一,作為一間科技公司和技術探索者,阿里相信隨著機器智能不斷進步,它將變得越來越聰明。第二,阿里擁有雲計算業務。阿里是極少數同時擁有自主研發內部AI能力和雲端業務的公司之一。第三,阿里參與AI的方式,就是可以在許多垂直應用領域運用AI。他指出,AI在電子商務的應用場景表現非常出色,也看到AI存在巨大的潛力。

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關注的是增長。公司致力於技術創新,要把技術應用到核心業務中,為客戶創造價值,最終也為股東創造價值。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